┃ 30年,浙江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财富。
30年,浙江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另一种财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30年,5000万浙江儿女蘸着这种叫“浙江精神”的墨汁,写就一部创业图强、创新奋进、和谐发展的精彩华章。
30年,用粗糙的双手和不安分的双脚,浙江人演绎了一出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传奇,见证一个中国崛起的“浙江样本”。
30年,5000万浙江儿女分明是蘸着一种叫“浙江精神”的墨汁写就一部创业图强、创新奋进、和谐发展的精彩华章。
精神是聚沙成塔、积弱为强的凝聚力。浙江精神,就是“浙江传奇”的催化剂。
浙江精神的文化基因,固然源于这里有7000年中华文明的源头,有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有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写的男子,还有藏珍纳景、激波扬涛的钱塘江大潮。
眼光向前,脚步向外,抱着一种勇敢而朴素的愿望,浙江人开始踏上执著的财富探寻之路。鸡毛换糖、修鞋开锁、补袜裁剪,不起眼的人物,不入眼的工作,不便利的环境,伟大的事业就这样从一群群“草根”手中发芽。
走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经商办厂,闯市场,走码头,浙江人把勤劳、坚韧的身影写在世界各地。
30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肩扛、背运、手提、脚踏,硬是走出一条全面小康的浙江之路。
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发展数据,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还有一群群洗脚上田的小人物,从穷乡僻壤起步,一路执著前行,而今已成为世界最具商业传奇的群体。
一有土壤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如钱塘潮水,从细流奔涌,到卷起壮阔波澜,浙江人谱写出一部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史诗。
精神是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30年,当我们跨越贫穷,我们具有了跨越精神高度的力量。
有“常青树”之称的“万向”,完成了从小作坊向跨国企业集团的跨越。鲁冠球怀抱“成就一个伟大企业”的梦想,致力于把“万向”办成“有文明力量和道德力量”的世界名牌企业。
“汽车狂人”李书福把“吉利”从“草根”培育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引领中国轿车产业方向。但李书福此时喊出了: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
30年,浙江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着另一种财富。
三进西藏,笑揽风云,气象人陈金水在世界屋脊上唱响了奉献之歌、理想之歌。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军人范匡夫,成为了“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代名词。
22个春秋,坚持义务修车,孔胜东把帮助别人当成最快乐的事。
只身远赴贵州、献血救人的女大学生毛陈冰,背起妈妈上大学的刘霆,在他们身上映出“80后”大学生知荣辱、敢担当、不放弃的阳光形象,也体现出新时期的浙江精神。
2008年的低温雨冻和汶川大地震,浙江人的精神的光芒再一次感动中国。大爱、勇敢、坚强、责任,化为援助灾区人民的一分钱、一把力。
精神力量,是在危难中突出重围的强大引擎。
傍山依海,先民们教会我们在开山驭水的脚步中,清醒判断生存环境。每一次与灾害相遇,我们都会多一份自信,风雨中携手,用坚强和体温传递爱与凝聚力。
台风过后,从废墟中站起,擦干眼泪,用布满伤痕的双手,让生活继续——房子倒了,重建;田被淹了,补种;牲畜没了,再养……台风锻造了浙江人坚强的性格,诠释着《老人与海》的人生境界——“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与自然的角力、周旋,浙江人学会了处变不惊。
在市场的风浪中,浙江人学会了把握时机,转危为机。
不慌不怨,从容应对。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于山穷水尽处漂亮转身,笑看风高浪急,潮起潮落。
金融危机蔓延,浙江精神又一次给了我们坦然应对的信心和直面挑战的力量。打出保稳“重拳”、促调“长拳”、拉动内需的“组合拳”,化危为机、共克时艰。
我们相信,走过水复山重,柳暗花明就在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