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题:从农民到国家干部的嬗变——一位基层公务员的30年人生轨迹
记者隋笑飞
从卫校一毕业,梁政新就在辽宁省凤城县刘家河人民公社当赤脚医生,身份是农民。
“尽管当时很受村民的尊敬和欢迎,但赤脚医生作为农民,也要靠生产队的工分生活。”梁政新说。
变化,发生在1978年,他24岁的时候。当时,国家决定逐步恢复各级人事工作机构,充实加强干部人事管理队伍,梁政新凭借当过赤脚医生的优势,进入刘家河人民公社搞计划生育工作。
从农民变成了国家干部,身份的巨大变化让梁政新“兴奋异常。”直到今天,老梁也坚持认为1978年是他人生的新开始。他反复告诉记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这段新的人生。”
从那时到现在,老梁一直在乡镇和县里的机关工作,当了30年的“国家干部”。但今天的他更喜欢“公务员”这个称呼,因为觉得这个词儿“更现代、更正规”。
作为曾经是最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者,梁政新对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并不了解。多年后,当有一天从报纸上看到“实行计划生育30年来,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时,他觉得很自豪,因为这个成绩里,也有他的汗水和贡献。
梁政新在每个岗位上一直坚持“好好干活儿”,他的职务也在不断向上。从1980年开始,他在纪检战线干了20年。这期间,我国计划经济的列车在轰鸣中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梁政新也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感受到许多变化。
“生活方式都有改变,不仅朋友之间的应酬要推掉,甚至连老乡逢年过节时拎些自家种的农产品都要婉拒。自己的性格也逐渐变得有些严肃。”梁政新说。
同时,他也看到了让他特别重视的变化:党风廉政制度不断完善,工作的理念和重点不断演变,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到上世纪90年代初“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再到“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纪检机关内部,也开始推行公开选拔干部制度、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加大轮岗交流力度……
最近10年,他一直任凤城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谈及10年法官生涯,梁政新感慨万千:“法院工作方式和内容都有变化,但最明显的变化是百姓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案件逐年增多,像知识产权这样的新型案件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也开始出现了。”
老梁另一个切身感受是法官越来越难干了。“现在想成为一名法官,首先要通过有关考试和资格认证。我本人每年都要到辽宁省高院进行定期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作为基层公务员,老梁的生活在30年里也一直在变。最初,他和爱人住的是一间瓦房,1988年他们一家三口搬进了40平方米的筒子楼,1998年又贷款购买了90平方米的两居室商品房,女儿开始有了她自己学习生活的独立空间。
生活好了,但老梁却会不时想起30年前的情景:自己每月工资只有32元,而村里出去的一位老干部每月工资“高达”60元,当时他做梦都在想,工资何时才能够向那位老干部看齐。而今,他的工资已经突破3000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