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题:梦想,从这里起航……——“资深海归”感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谭浩
“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30年前的一个夏日,邓小平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说出这样一段话。就是这段话,在某种意义上,深深地改变了一批人的命运。
一样的衬衫、大衣,一样的皮鞋、皮箱……1978年12月,52名中国人,从北京出发,辗转巴黎,抵达纽约。他们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的几十所学校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涯。
“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被选中出国。文革时已经做好了一辈子呆在农村的准备。”两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俊亮谈起他1978年留学的经历,至今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虽然是给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做配套数据传输系统的“701”项目的成员,可由于家庭出身问题,陈俊亮一直被列为“只专不红的典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留学的访问学者之一,他进入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师从名家,眼界大开。
“美国那时候比我们先进得太多。坦白讲,他们做的课题我们在国内想都没想过。”留学美国给陈俊亮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开拓了思路,让他看到了人家怎么搞科研,人家怎样想问题,人家怎么组织讨论。他经常去听美国同事的讨论会,以此来了解当下通讯领域的前沿问题大概是哪些。他也很注意学习别人申请科研项目的方式,看他们怎样向公司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写提案。
“在美国不仅学到科技知识,也大大提高了我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我后来的工作大有裨益。视野开阔了,思想也解放了不少。”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的征程。
“我原来在国内搞科研,项目都是国家让我做的,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陈俊亮回想说,“直到那时想法才变得开阔了起来。”
这种学习,让他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国内的科研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也从“完成组织指派的任务”,上升到“通过调研提出科研提案”。
初出国门时的“苦涩”与“尴尬”早已消退,换来的是陈俊亮如今的感叹和展望。由陈俊亮领导开发的智能网和华为自主开发的智能网一起,在中国市场全面铺开。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网的产业化也成为中国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范例之一。
现在,陈俊亮带领他的研究生投入到了电信服务业。“我们要做高校特色,我们要超前,我们希望做的是别人没有做的事情,也希望这能给未来电信服务业发展打开一个新思路。”陈俊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