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珠三角地区率先推行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珠三角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为珠三角制订国家级的发展纲要。这是国家继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发展改革纲要之后,又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纲要。
这个发展纲要的发布表明:珠三角的发展,已不仅仅是珠三角本身的发展,也不仅仅是广东的发展,更是国家谋求战略发展的重要规划,发展已突破区域而及于全国,乃至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以占全国3.6%的人口和0.6%的土地,取得了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高达一成、出口额占全国30%的优异成绩,已带动广东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财政收入占到全国的1/7。珠三角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珠三角既面对着发展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所谓挑战,就是发展路上的难题。当年,珠三角以其勃发的冲劲,突破体制樊篱,一次次地释放了生产力,引各方瞩目。毋庸讳言,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也出现了资源争夺、环境污染、贸易结构不合理以及行政壁垒困扰等深层次的问题,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珠三角做大做强遭遇重重阻力,这一庞大城市群的合作,以及产业集群的协作优势均得不到良好发挥。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如何保持科学发展,如何保持改革开放锐气,等等,都在叩问着答案,有识之士对珠三角发展的策论也时有热议。值此改革开放30年之际,将珠三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是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的一个重要规划,其实质就是为珠三角的未来明确发展路线图。
几经纷扰曲折,方向更加明确。未来的珠三角,其发展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目标,已在“路线图”中描绘出来;区域内各部分的功能划分,区域间的粤港澳合作,都将有更紧密的机制;而着墨甚浓予以强调的自主创新,如果得以落实,也将成为珠三角竞争优势得以长久保持的机制保证。珠三角发展纲要设定的框架一旦实现,挑战一旦克服,则珠三角的发展可谓“华丽蝶变”,或将成为科学发展的区域典范。
所谓机遇,主要是世界经济中开放合作的潮流。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进程加快,粤港澳三地经济整合加快,国内又有泛珠合作论坛的平台。基于此,发展纲要顺流而动,大力支持珠三角参与国际分工,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开放合作的世界中,只有放眼国际,只有参加协作,方可以言自身大发展。而能否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也直接影响珠三角在亚太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广东人再一次感受到使命在肩,再一次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把握机遇,必须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必须敢于应对挑战;应对挑战,必须革新传统发展模式;革新传统发展模式,必须强调科学发展和解放思想。30年前,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试点”,大胆创新,不辱使命,创造了辉煌。30年后的今天,珠三角作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谱写新的“春天的故事”。
放眼神州,长三角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已经强劲舞动,环渤海湾作为黄河流域的龙头也已经焕发活力,珠三角经济区带动珠江流域,又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孕育中华文明的三大流域并头齐进,将迎来伟大的民族复兴。而俯瞰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岸,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地的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一串更加璀璨的明珠。
昨天,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3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在这三次伟大革命中,珠三角都有着特别的历史贡献,而在继续向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新的征程中,珠三角将在全国继续创造新的贡献: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这是何等光荣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又是何等伟大的历史使命!(阳 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