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兼首席经济评论员
卜若柏(Robert Blohm),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国际石油月刊》顾问
刘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产业结构研究室副研究员
最重要的是油价保持稳定
主持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产量削减,但国际油价还是继续下滑,您认为其中的原因何在?
马丁·沃尔夫:需求预期的降低当然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这也是让欧佩克通过减产刺激油价回升措施失效的直接原因。鉴于全球经济状况仍在走低,国际油价的下行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国际油价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上涨过快,这一过程所产生的势能效应,已经决定了油价将经历一个较深的下探幅度。
卜若柏:这其实是一个合约买卖双方心理错位的结果。由于欧佩克此前的两次减产均未促使国际油价出现实质性反弹,原油期货的触底价位仍被认为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卖方希望尽量多地提供远期合同锁住一定量的未来收益;买方则因为期待油价继续下跌,而只买进能够满足短期需求的近期合约。实际上,之前国际油价为期近一年的疯狂涨势也是这一错位造成的结果,只不过那时卖方只想提供近期合约,而买方则希望购入长期合约。
刘明:全球经济危机前景难测对当前国际油价走势影响巨大,根据多家机构的预期,全球明年的原油需求量较今年几乎没有增长,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另外,全球原油库存大增也在起着压低油价的作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原油库存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
主持人:您认为油价的跌势会在哪个价位区域终止?合理的价位又在哪里?
马丁·沃尔夫:预测油价也许是世界上最难的问题之一了,所以我也就不挑战自己了。不过,我认为对于国际油价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停在哪个价位区域,而是要维持稳定,过快的升降危害很大。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目前对各方均相对有利的价位,那么就应该是在60至80美元之间吧。
卜若柏:对于油价的下跌,全球经济的衰退趋势影响显著,需求的萎缩速度已经超过了可以进行的产量削减的速度。所以油价会低到什么程度,要取决于经济衰退到什么程度。至于合理的价位,由于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国际油价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我认为目前还不是做出判断的最佳时机。
刘明:目前预测国际油价何时止跌难度很大,因为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甚至包括像欧佩克与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之间合作的情况。不过,国际油价跌至1999年时每桶10美元左右那样的低水平,可能性并不大。中国不应为国际油价涨跌负责
主持人:过低的国际油价会对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产业和国家造成怎样的影响?
马丁·沃尔夫:最主要的影响在于,低油价意味着低收益和低投入,因此一些与石油产业相关的投资项目将纷纷或被延迟或被取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全球经济形势渡过危机迅速反弹,又没有数量足够的相关项目能够及时重新开张的话,国际油价就将再度飙升,进而对经济形势的好转势头形成压力,尤其是对那些石油净进口国来说。
卜若柏:将会有一些相关产业的投资项目被终止,事实上,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开始大量出现了。而且,欧佩克将可能成为低油价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在外部社会寄望其出招抑制油价跌势的双重压力下,必定动用减产措施,这将使得一些担心未来无油可买的国家转而发展绿色能源。而在经济形势转好、欧佩克重新回调产量后,这些国家有可能不再完全转回国际原油市场,欧佩克的收益和地位将因此受到影响。实际上,这也是欧佩克在减产过程中一度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中国在这一轮的油价波动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油价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刘明:首先,中国不应为国际油价的涨跌负责,这也是中国所无法控制的。因为目前的油价下滑趋势是由全球经济危机造成的;而在之前的非理性上涨中,金融炒作的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油价持续重挫所反映的全球石油市场不稳定现状,对于中国当然是不利的。面对这种境况,中国应通过提高能效、降低能源使用强度、开发多个其他能源种类等方式来积极应对。日前开始征收的燃油税就是抓住了国际油价走低的机会,因为对于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乃至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这样一个机制是必然要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