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为重要内容。目前媒体不断传来消息,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之时,悄然改变了过去重经济适用房轻廉租房的做法,纷纷提出扩大廉租房建设,停建或少建经济适用房。据了解,有的城市还拟将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并轨”,逐渐减少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分配规模。
地方政府为何冷落经济适用房,转而青睐廉租房?目前看来,建设廉租房能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或为原因之一。另外,少建经济适用房还能够“稳定”当地房价不受冲击,使得土地财政收入不至于缩水,可能也是地方考虑的重要因素。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尽管未来3年全国将投资9000亿元做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建设经济适用房400万套,投资6000亿元,廉租房200万套,投资2150亿元。但是具体资金来源上,中央财政不负责经济适用房的投入,而是按原有模式——地方政府出地,开发商来建设,然后进行销售;在廉租房资金方面则是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共同投入,以及公积金收益、土地出让收益来共同完成。由此,地方政府扩建廉租房,就有希望得到更多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而从“稳定”当地楼市的角度看,由于经济适用房建成后是以低于商品房的价格出售给中低收入家庭。目前全国各地楼市均遭遇冰冻,商品房交易低迷,房价下行态势明显,经济适用房的大量上市将进一步影响到商品房市场销售的价格空间。为稳定房价、让房地产市场尽快回暖,进而带动土地价格回升,避免地方财政收入大幅缩水,不少地方政府也有动力弃建经适房。
审视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情况,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也确实处于尴尬之中。前两年楼市火热时,经济适用房价格也随商品房节节攀升,地方政府乐于出地,开发商既从事公益又有利可图,自然有热情。而目前商品房价格走低,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之间价差日益缩小,而其配套设施又逊于商品房,销售也不如以往火热。资金普遍紧张的开发商们,已全线收缩战线,对经济适用房建设自然难燃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弃建经济适用房的同时,有的地方政府其实并未开始大规模建设廉租房,而是以财政资金购买商品房作为廉租房,相当于直接消化商品房库存,以图刺激低迷状态的房地产市场,实质上实现了拯救开发商,稳住房价的效果。甚至还有些地方政府采取直接购房补贴的办法,停建经济适用房,对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的家庭发放一定数额的购房补贴,刺激这些家庭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这些方式都有促进商品房销售,稳定当地房价,进而稳定地价的考虑。
如此种种,于情可以理解,于理就未必通达。国家兴建保障性住房之大计,既为刺激经济,更是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的民生工程。地方政府要摒弃私利,以满足困难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不仅要大力发展廉租房,也要针对经济适用房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进行改善,不可一弃了之。况且,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停建经济适用房能否顶住楼价、地价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