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本来是消费的高峰期,人们会忙着购置圣诞、新年礼物,计划着用年终奖金出游;公司忙于策划各种形式的联欢会……但今年情况有些不同。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袭来,节俭正成为时尚,“百元周”在网上流行,不少人都报名加入这个一周只花一百元的消费计划,向省钱、少花钱的极限发起挑战。
消费旺季不太旺
上周末,记者去北京一大型家装城购物。以往熙熙攘攘、很难找到车位的停车场,如今空空荡荡,没停几辆车。进了商城,偌大的营业厅几乎看不到顾客。人流稀少,商城人气严重不足。“房子都卖不出去,谁还来买家装材料和家具啊?”售货员无奈地说。
在一间地板销售厅,刚刚买了50平方米复合木地板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种地板原价是每平方米60元,促销价是50元一平方米,而她的最后成交价是40元一平方米。李女士面带得意,售货员小姐则满脸愁容:近来地板销售量下降了50%以上,为了招揽生意不得不一再降价。从全国的情况看,11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总额下降32.6%,出现负增长。
外企职员刘爽今年一直“蠢蠢欲动”,想买一辆红色的马自达轿车。可是最近公司取消了所有在外地的会议和谈判,还解聘了两名员工,年终奖金也没“动静”。她突感工作压力增大,购车的念头随之打消。统计显示,汽车市场需求量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呈现环比下降和同比减少的局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第四季度车市增长会继续趋缓,预计全年汽车产销量约在950万—970万辆,同比增长8%左右,远低于去年22%的增长率。
百货商场里依然人流涌动,打折促销的广告随处可见,但收银台前却难见人影。销售人员抱怨,如今看的多、买的少。正逛商场的宁小姐告诉记者,今年秋冬她一件衣服也没买,打算春节前再添新衣,“经济危机冲击,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啊!”
在房子、汽车等大宗消费趋缓的同时,一般商品消费也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11月份,全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8%、24.1%和12.5%,而上半年这一数字分别是25.0%、25.1%和29.1%,增幅回落很明显。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不少人因为担心失去工作或者已经失去工作而捂紧了钱包,不敢花钱。
消费意愿在降低
消费首先要有收入做保障。眼下,消费趋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下降。据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比去年大幅回落近50%。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346元,同比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收入的降低削弱了百姓消费的动力,加之股市低迷,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降低,股市投资者背后数以亿计的家庭成员的消费随之受到抑制。
消费信心不足、预期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消费倾向。三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8,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代表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的满意指数为90.3,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看法的预期指数为96.2。上述三个指数均连续三个月出现下降,折射出消费者消费意愿走低的心态。
教育负担过重、房价上涨过快和医疗费用过多,长期制约居民扩大消费。百姓为了应不时之需,储蓄依然是首选。平心而论,消费环境也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观,假冒伪劣、虚假广告、欺诈信息等仍在困扰消费者。巨大潜力待激发
有关专家指出,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影响主要在于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和预期,延缓了消费者的购物计划。一旦经济形势好转,消费者的信心恢复,市场的消费潜能将会很快得到激发。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有效需求不足是暂时的,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需求仍然呈现刚性。尽管今年经济发展遇到一系列困难,消费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潜力巨大,扩大消费仍有一系列有利因素。首先,近年来中央有关扩大内需、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相关政策效应开始逐步显现成效;其次,中央始终将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促进就业、保障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增加对受灾地区及低收入群体补助等多项措施,逐步消除制约消费的后顾之忧;第三,随着外需不振、出口市场萎缩,不少企业眼睛向内,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重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第四,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近年来天津大力推动市场体系培育,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上半年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24.7%,位居全国第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波及广泛,我国经济正面临多年少有的严峻考验,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更加举足轻重。人们期待,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围绕提升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引导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推出更多有效举措,把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战略进一步落到实处,让消费真正领跑我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