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贫困农户发展高效农业、参与设施大棚种植和养殖经营,是我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的重要举措。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如何将帮扶入户项目与“入市”相衔接,防范可能出现的产品“卖难”,实现尽可能高的效益回报,这已成为现实的迫切话题。
未雨绸缪:应对市场变化,早做准备早得益
“人均一亩菜、户均一个棚”,是丰县面向经济薄弱村有劳动能力贫困农户实施的帮扶入户项目。在把大棚建到户的同时,全县对建棚标准、种苗及配套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实行了“四统一”。
“四统一” 让范楼镇徐楼村的贫困农户吃了“定心丸”。今年他们种植的茄子、辣椒等大棚蔬菜,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新品种,产品实行集中销售,一季种下来,一个棚的效益超过万元,130多个贫困户当年脱贫已成定局。对王沟镇丁楼村挂钩帮扶的中国矿业大学,年初就与村里签订了蔬菜直供协议,负责包销该村种植的蔬菜,既保障了学校后勤供应,也增加了贫困农户种好大棚蔬菜的底气。
类似于丰县的“四统一”,在其它县(区)也有成功的做法。但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因为今年市场波动的特殊性,一些地方的帮扶到户项目已显露产品价格走低、预期效益递减的端倪。
记者采访中看到,在苏北某地的帮扶基地大棚前,装箱待运的西红柿批发价降到了0.5元/500克的低点;而在另一处的养殖棚舍旁,一些农户开始为生猪行情下滑犯愁。许多镇村基层干部和扶贫队员认为,惟有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克服市场变化带来的困难,才能最大限度争取帮扶入户项目的预期效益,为今后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打好基础。
把握当前:发展短平快项目,抢抓春节前市场机遇
尽管今年的农产品市场有某些不确定因素,但从传统消费和民生改善的趋势看,每年春节前的农产品市场需求都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瞄准春节“菜篮子”和市民餐桌,组织贫困农户开展适销对路的短平快的种、养、加项目,是提高帮扶入户项目效益的有利机遇。
最近,全省脱贫攻坚工程现场推进会要求各地抓住时机,优先安排生长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的设施农业项目,抢抓节前市场机遇。
目前,在滨海县经济薄弱村普遍开展的“牵手致富”工程中,全县近万名党员干部与1万多户“一有三缺”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发展林地草鸡养殖、食用菌生产、家庭手工编织等各类短平快项目1600多个。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带动,不少投资少、周期短的项目已见明显成效。
一些在苏北做过扶贫工作的省直部门人士建议:在各地已有设施农业物质技术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合作社、能人大户、帮扶单位的资源和信息渠道,为短平快项目搞好市场开拓和销售服务。这既是当前应对市场变化,确保如期脱贫的有效措施,也是为明年的高效农业发展探路子、积累经验。
立足长远:延伸产业链,提升帮扶入户项目
从高效农业发展规律看,只有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不断拓展由市场决定的价值空间、效益空间。从各地帮扶入户项目看,大多以产中环节的种(养)大棚为主要形式,其增收脱贫效益的实现,既需要自身与市场对接,更取决于产前、产后两端的延伸和拉动效应。
以淮阴区为例。通过招商,引进君泰食品和双汇集团两大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农户的规模养殖。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刘老庄乡,君泰食品利用生态环境和富余劳动力优势,建立肉鸭养殖加工基地,在保障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帮助贫困农户提高养殖技能,解决销售之忧。双汇集团以年加工150万头生猪的能力,为全区新建50栋千头猪场开辟了规模养殖空间,有效规避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压力。
在产业链的前端即产前环节,种苗研发、良种更新等对带动帮扶入户项目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我省很多地方,通过新品种推广和工厂化育苗,使帮扶入户的设施蔬菜在品质上更能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在“春提前”、“秋延后”的均衡上市中获得了更为丰厚的效益回报。
有关专家指出,用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帮扶入户项目,犹如“水涨船高”。当一个地方的高效农业形成比较完整的布局和产业化体系,并带动面向贫困人口的帮扶入户项目融入其中时,建立与市场对接的长效脱贫机制就能水到渠成。(陶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