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省教育考试院也就是原来的省教育厅大楼前,竖立着一座银色的纪念碑,碑文是这样镌刻的:“一九九六年,江苏省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省份……”
无论是实现“两基”,还是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江苏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而“两基”的实现,作为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最辉煌的成就,犹如一座丰碑,被历史牢记。
1986年,江苏抓住《义务教育法》颁布契机,开始了“普九”进程。据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介绍,当时我省的规划很细致,规划做到了每个乡镇,然后算账到每个校、责任到每个人。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了分步实施的具体方案,从经济条件较好的苏南入手,逐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普九”。
到1992年,苏南的大部分县、市、区实现了“普九”,但是,苏北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大。当时苏北的很多学校危房还很多,甚至不少学校连教室都没有,师生只能在棚子里上课。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苏北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当时经济最薄弱的宿迁市就提出了“唤起群众一百万、勒紧裤带办教育”的口号。经过共同努力,苏北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观。仅从硬件条件上看,在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之前,校舍成为农村最好、最新的建筑。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两基”目标实现。为此省政府决定,给省教育委员会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实现‘两基’是江苏几代人的追求。”周德藩认为,这一目标实现以后,将有助于我省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为我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收学杂费。2007年春季学期起,全省城市义务教育也全部免收学杂费。在经批准的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
2008年春季学期以来,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得到了免费提供的课本。
“学杂费和课本费相加,每年每位小学生平均免去了300元左右,每位初中生免去了540元左右。”省教育财务结算中心主任沈九林告诉记者,今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720万名学生,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后家长共减负29亿元,这笔费用全部由各级财政来“埋单”。
省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所康介绍说,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使得义务教育实至名归。(任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