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2月24日电题:经济“越冬”,干部不可“猫冬”
新华社记者王炤坤
最近在基层采访,总能看到一批批干部冒着寒风,深入重点企业了解困难、问计于民的忙碌身影,看到干群和谐、满怀信心的一张张笑脸;也看到一些干部因“经济寒流”满脸愁容,躲在机关办公室里等开会等指示的“猫冬”现象,让人看了不免为他们的辖区经济能否安然“越冬”心生顾虑。
记者发现,干部“猫冬”现象主要表现在两类地区,或是出口型、外向型产业没有订单,资源原材料产业“遇寒”,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企业“猫冬”,干部也跟着“猫冬”。或是纯粹农业区和劳动力输出地区,农民们外出走动减少,返乡农民工处于待业和就业调整期。这是农民“猫冬”,干部也跟着“猫冬”。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外向型产业和原材料产业进入低谷调整期,企业积蓄实力适当避寒“猫冬”是明智的选择。但作为党政机关的干部不能顺势而下跟着“猫冬”。干部“猫冬”折射出少数干部大局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强,应对危机办法不多、谋划不远,对待民生问题缺乏热情和责任心等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落实任务异常艰巨,这是对各级干部作风和能力的考量。“猫冬”的干部要尽快调整状态,把企业和群众最盼、最急、最难办的事情挑在肩头,解决好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好重大投资项目的调研、决策、征地和拆迁问题,解决好重点企业的融资转产问题,解决好影响明年春耕和春播的问题,解决好困难群众过冬和过节问题,真正成为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众冬日的一盆火。
冬寒极处春即至,一年之计在于春。年末岁初,更要鼓足干劲,开拓思路,及早谋划和布局明年工作,宁愿把困难想得更大些,宁愿把工作做得更细些、更实些,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促进经济回暖迎春的同时,促进本地区本部门的科学发展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