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民意中国”调查平台留言说,在这一年的大悲大喜中,政府和公众团结得更加紧密,
我们一同走过了大灾难,一同见证了大辉煌,也将一同挺过金融海啸的大冲击
2008年,世界考验中国,首当其冲的是中国政府。
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冰雪侵袭,使中国20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灾,几百万返乡旅客滞留车站、机场和铁路、公路沿线。各级政府迅速成立应急小组,组织突击队抢修线路。1月31日京广、沪昆铁路运输能力基本恢复,2月3日主要机场全部开放,2月4日京珠高速全线贯通,2月5日广州地区350万铁路旅客全部疏运完毕。
抗击雪灾是2008年中国政府从容应对危机的开端。这一年,在国内外接二连三的突发事件考验面前,中国政府展现的沉着自信和灵活身段,赢得了海内外中国人乃至世界的赞叹。
97.9%公众对政府抗震救灾工作非常满意
5月16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罗祯婷的父母依然被困在汶川县城,毫无音信。
4天来,罗祯婷没日没夜地收看新闻,没掉过一滴眼泪。但当黄金救援的72小时过去后,她看到胡锦涛主席接替疲劳之极的温家宝总理,亲临四川指导抗震救灾时说:“当务之急仍然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抢救!”她嚎啕大哭起来,“我的父母还有希望!”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地震中,一切救灾力量以生命的名义迅速集结,中央财政在第一时间紧急下拨8.6亿元救灾款,民政部门连夜调集了6万顶帐篷和5万床棉被,各地救援力量迅速奔赴灾区。
5月18日,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中国青年报》评论指出:全民哀悼,是政府对人民的生命表示最高的尊重,政府要通过这个仪式来传播一种救人的坚定信念:坚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决不放弃任何一个营救生命的机会。
截至6月7日24时,受灾地区共解救和转移1379672人,有两名矿工在被困20天后获救,这在人类救灾史上是少见的。
5月18日,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全国26个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地区334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9%的公众对政府抗震救灾工作“非常满意”,2.1%的公众表示“满意”——在一个观念早已多元化的社会里,在匿名的民意调查中,竟无一人投“不满意”票,这是极其罕见的。而这正是民意对“5·12”后中国政府惊人表现的反映。
同一调查还显示,98.7%的公众认为政府救灾机制反应很快,为受灾群众赢得时间;95.1%的公众肯定政府对地震发生前后的相关信息披露得充分透明。
中国政府对地震信息的公开,也得到外国媒体的高度肯定。德国《世界报》5月14日刊登文章指出:“这次中国政府展开了一场报道战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表现出完全的透明。网络、报纸、广播和电视台可以自由地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与以往不一样的媒体和记者,他们可以亲往现场进行报道,对震区情况进行现场播报,并提出尖锐的问题。”
也是在这时,英语世界的人,通过CNN记者的镜头和笔,知道了一位普通的中国基层党员干部——陈家坝村的村支书凌立均。他帮助记者指出方向提示各种界标,开始时脸上一直保持平静。但是当他介绍地震破坏的情况时,眼泪从他的脸颊上滚落,他说已经有500人丧生,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他正处在悲痛之中,这时对讲机响了,他向记者表示歉意,一路跑着重新投入援救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