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网站上一则招领启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招领启事称:“王营镇小学六(1)班学生蔡卓樾在西马路口捡到一枚硬币,交给了正在西马路口执勤的交警,请失主迅速带身份证件到我局领取。”启事另附一张照片,是一枚锈迹斑斑的5毛钱硬币。据悉,这是他们根据上级的要求,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实施步骤,通过互联网发布失物招领信息。
消息发布后,网上反响强烈:有的表示质疑,认为这是“做秀”;有的表示赞赏,认为这是纯真的回归;有的认为“没有必要”,毕竟只是5毛钱的小事,公安局为一枚小小的硬币招领,可能会占用大量资源,其成本远远超过5毛钱本身的价值。
很难想象,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一件小事竟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而我们从这件小事所引发的热议中,却可以读到很多东西。
一方面,我们深陷物质理性的思维方式,这样,我们才有“如果有100块钱在脚下,比尔·盖茨是不捡的,因为捡钱的时间里他将受益更多”,才有“5分钱比不上5万元”的价值判断,这在当今这个时代常常被视为“真理”;另一方面,我们还常常深陷一种道德困境之中,“路不拾遗”、“拾金不昧”等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有的时候甚至于还成了一种反讽。
在物质理性与道德困境的双重夹击之下,现代人很容易陷入某种价值判断的误区。而这枚5毛钱硬币,突然把我们拉回了一种纯真、纯粹的境界中,这是今天这个时代正在逐渐失去的东西,其价值远远超越了5毛钱本身。把5毛钱挂到网上进行“失物招领”,这多少让我们感到有些突然、错愕。曾经,“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是我们几代人的精神标尺;如今,一分钱已很难买到一样东西,但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一脉相承的。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妨带着感动,去享受这5毛钱硬币带给我们的清新感觉。
一枚5毛钱硬币,也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人精神上的某种困境。我们注意到,由这枚硬币所引发的争论,已经远远超越了这枚硬币本身,大有“不可承受之轻”的味道。这可以理解,在一个评论泛滥的时代,我们往往不缺穷追不舍的勇气和干劲。不过,我们最不能忽略的是,如何把一枚硬币化作我们生活的琐屑,在最细微的方面促进我们的进步与完善。这样,这枚五毛钱硬币才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