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红网论坛发帖,称在江苏省淮阴公安网上,看到了五毛钱招领告示。在该网站上,还有皮包、眼镜、耳机、银行卡、相机、手机、手表等其它失物招领。失物多为学生、警察等人提交的。此事引发了热议。(1月4日红网)
读到这条消息,耳边似有那首曾影响了几代人的儿歌响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如果说一条失物招领告示是一曲独唱,那么淮阴公安网上一条又一条告示,无疑是异口同声的合唱了。有网友说,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还能有如此纯真的行为存在,真是难能可贵。这些看似“落伍”的举动让人感慨,像是一脉暖流,让人内心温暖。
为这些失物招领告示感动,我更愿意相信,这不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尾声回响,也永远不会成为绝唱。实际上,这歌声一直在我们身边,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尽管这些年来,一些人的道德却落到了“底线”,甚至“底线”也每况愈下,频频露出“下不保底”的端倪,但那终久只是少数。经过比较和鉴别,更多的人明白了,搞市场经济,讲价值规律,与精神道德的星空是可以交相辉块映的。
拾物上交,寻找失主,在当事人看来,天经地义。然而正因如此,才尤为真实地凸显了本色。这些年,常听到有人抱怨如今人心不古,好人没有了。要是这些人读一读失物招领的故事,又会有什么感受?其实,比之于找到好人,更为要紧的是我们大家都应做好人。我们的社会是互动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人的社会环境。失物招领的故事,让包围于钢筋水泥的城市充满充满温情。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世事怎样沉浮,无论时尚怎么演变,总有一种东西永恒,这就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