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资央企真正目的是帮助央企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为纳税人创造更多可供支配的公共财富,而不是让注资央企成为“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公共财政漏斗,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央企最大的扶持,比“输血”更重要的是提升其“造血功能”:完善央企的治理结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让央企真正成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转的企业法人。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继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受到国资委资本金的充实后,电力企业成为第二个资本金注入的行业。对此,国资委一位人士对媒体说,“注资企业我们有一系列的名单,什么值得注资、什么不注(资)都是有规划的,目前仍不便具体透露。”(1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自从国资委将分批注资央企的消息公布后,纳税人就陷入“全民猜谜“的状态之中:三大航空公司和电力企业相继获得注资,可纳税人的知情权只能在“注资前百般猜测,注资后被动知悉”中得到满足。甚至按照国资委相关人士的表态,完整的注资名单早已出炉,可纳税人像局外人一样被蒙在鼓里。
只要看一看注资所需资金的来源,就会知道纳税人不仅有知情权,更有参与决策权。虽然注资的资金来源也和注资对象一样,对公众来说是一个谜,但答案无论如何都跑不出“二选一”的范畴———要么来源于国有资本金,要么来源于财政支出———不论哪个,最终都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收贡献。根据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纳税人对公共财政的支出当然地享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
缺乏纳税人参与决策的注资计划,能否起到“好钢用到刀刃上”的公共财政效果很值得怀疑。早已有专家指出,注资什么企业以及如何注资,都应该有一个严格的门槛限制,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央企的经营困难是因为经营不善、治理结构不合理等自身问题引起,若用国有资本金注资困难企业,对于盈利企业不仅不公平,还会形成一种“会亏损的央企有奶吃”的负激励效应;如果用公共财政来注资央企,纳税人最正常的疑问是,为什么要让我们为“不争气”的央企埋单?
注资央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央企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为纳税人创造更多可供支配的公共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央企最大的扶持,不是源源不断地“输血”,而要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提升其“造血功能”。一旦央企对财政“输血”形成依赖心理,自然而然的结果是,没有央企会在经营有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积极自身挖潜上下工夫,反倒是央企会拼命将政策风险、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和主观上的经营不善混淆在一起,从而达到为自己赢得更多财政补贴或者注资的目的,“越亏损越光荣”的局面将渐次形成。
一方面,央企在不断“大出血”;而另一方面,以“大出血”为由,央企又会要求“大输血”,若要保证央企不“贫血”,“输血量”大于“失血量”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央企虽然开始上缴利润,但却总能获得更高额财政补贴的真正原因所在。如此一来,注资央企就会成为“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公共财政漏斗,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可是,补贴或者注资央企,在制度设计上,从来都不是不图回报的“行善之举”,而是为了让央企渡过暂时难关,从而让公共财政获取更大的利润回报,否则纳税人供养国有企业就失去任何意义。所以说,比注资央企更重要的是完善央企的治理结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只有让央企真正成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转的企业法人,注资央企才是基于公共财政利益最大化的必要之举。(志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