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月15日 题:从《乔家大院》到《走西口》--山西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加强文化建设
记者 崔浩天
春节临近,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走西口》前10集的平均收视率高达8.74,成为继《乔家大院》之后又一部演绎晋商故事的央视开年大戏,掀起了又一轮的“晋商热”。
正在进行的山西“两会”上,“晋商热”成为文化界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晋商剧热播缘于真实反映百姓生活
《走西口》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龟裂的大地、漫漫的黄沙、赤贫的生活,清末民初的时代更替、新旧思想的矛盾交锋、汉蒙边境的民族环境……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徐徐拉开大幕。一位太原观众说,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看到田丹丹收到休书那段情难自已,偷眼看到丈夫也在默默流泪。
“与反映成功商人经营的《乔家大院》不同,当前热播的《走西口》是一部山西劳苦大众的苦难史、创业史、淘金史。”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刘建生这样评点。
“不同题材的晋商电视剧之所以能屡次打动观众、创造收视盛况,首先在于它们再现了历史上的真实百姓生活:剧中既有经商大户的买卖算盘、大院生活,也有赤贫人家的一炊一饭、白手起家。”刘建生说。
“近年来清宫戏、皇帝戏逐渐让位给百姓戏,反映了观众关注层面的变迁。”刘建生谈到,“《走西口》剧中主角为了创造财富、过好日子体现出的艰苦创业、执着追求、和衷共济精神,当下正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和共鸣。”
山西省政协委员梁俊明同时认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晋商剧在电视市场上风头长盛不衰的本源。“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传统文化和晋商文化独具特色,是一大历史贡献。”
刘建生说,“走西口”为晋商提供了原始积累,此间形成的西口文化兼有汉蒙民族融合与中原民俗传统的特点,内涵丰富多彩,为电视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趁“晋商热”打“旅游铁”
如今,观众《走西口》的调调儿哼在口,电话、鼠标已经握在手,查询着旅游线路,跃跃欲试去“潇洒走一回”西口古道,到“杀虎口”这个虎虎生威的边关要塞找寻旧时的苍凉与壮阔。
类似的是,当年一部《乔家大院》让高墙巍巍、“绝世而独立”的晋商故居一下变得门庭若市,平遥古城的票号柜台也再现鼎盛时期的比肩接踵,一排排的大红灯笼将青砖黑瓦映衬得喜气洋洋。
目前,山西省内旅行社已经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开设的40余条“走西口”旅游线路,主要是右玉杀虎口长城与大同、朔州组成的环状三日旅游线路,沿途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北岳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雁门关、杀虎口长城等景点,除了山西经久不衰的晋商文化外,游客还能体验到西口独特的宗教文化、军事文化及古堡文化。据了解,专线预订率已经达到40%,而随着电视剧的继续热播,春节的“西口游”还有升温的趋势。
眼看又要火一把的晋商游却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忧虑,“‘大院游’造成的同质化竞争仍呈延续之态,各大院布展雷同,精品少、特色少。‘西口游’如何能在满足各地游客多层次需求的同时,做到精当的总体规划、将旅游资源整合、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摆在政府和商家面前的迫切问题。”刘建生说。
文化资源如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
部分代表委员指出,时下热播的《走西口》给“晋商热”持续加温,能否变文化资源为经济优势,将文化资源作为山西发展第三产业的金库,推动山西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成一大考题。
对依托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政协委员们期待良多。梁俊明指出,“山西省业已打响晋南根祖文化、晋中晋商文化和晋北佛教文化的三大文化品牌,充分体现了依托历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特点。”而威风锣鼓、绛州鼓乐、晋中社火、河曲二人台、黄土风情歌舞、上党八音会等民间文化也在持续挖掘整理,既保留了黄土高坡的原汁原味,又融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成分。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卫小春指出,如果说《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中山西元素的出现仅是偶然的,那么,以电视专题片《晋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白银谷》《龙票》等为代表的晋商题材电视作品,已成就了“规模化效应宣传”。除了影视剧,歌舞剧、话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转变了世人对山西文化“傻大黑粗”的误解。
一项来自山西省政协委员的提案指出,此次金融危机对山西这种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省份影响较大,危机同时也是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契机,文化产业在就业、拉动效应、绿色环保等方面特有的优势应当称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从而对全省的经济结构产生根本性影响。除了旅游业,文化资源对山西的餐饮业、娱乐业、建筑业都能提供不少灵感,委员们表示期待着文化产业能带动山西整个经济结构的可喜转型,将山西建成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聚焦2009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