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个众神狂欢的时代。它的一个侧面是享受美好,人性自由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张扬,它的另一个侧面可能就是丧失了起码的敬畏之心,失去自我的道德约束,人被物欲、私欲乃至淫欲所支配,就象戴上了魔法的指环,最后被吞噬亟尽。
网络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表面的匿名、私密的特征,更是给了人们充分暴露自我的机会。互联网上的一些怪象,虽然没有群魔乱舞那样的夸张,也反映出了我们的心魔操控了躯体而跨道德之界的现实。那些被披露的低俗之风、恶俗现象,可能带给社会的危害不是直接的,但却也许是深度的、惨痛的。
但不管以什么样的角色在网上存在,其实都不离开我们的现实生活。也许是由于对市场经济单纯的顶礼膜拜,使我们产生了对“看不见的手”进行追逐的一些迷信,也一些人对市场行为的边界淡化了认识。错误地认为:只要是大家需要的,就是要供给的,只要是能带来感官刺激的、能够批量生产的,就应充分的满足,见“利”不见“人”的错误标准成为创造各种各样带动下半身思考的恶俗文化产品的理由和动力。美好和崇高,今天甚至已成为戏谑、恶搞乃至于鄙异的对象。如果一个社会,低俗是低俗的通行证而高尚成为高尚的墓志铭,那对这些低俗之风的反思就不应仅仅是整治和反对的概念。
网民的狂欢、网络的魔力让人们不能自制,真正把人们表演的欲望调动起来了。在这场以中青年人为主体的,几近带动全民参与的大型舞会上,人们似乎在毫无顾忌的释放欲望表达观点,而实际上却是踏上了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不知不觉中去追逐最初级的快乐、去跟进最热潮的现象。现实中得不到的在网络上似乎有所收获,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自我。低俗之风由此有了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存在空间。
要抵制网络低俗之风,首先要建立道德上的自觉。就从我们这个民族所非常看重的一个对为人小节的要求——“慎独”来做起。不求每个人每天做到三省吾身,那么能不能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道德上的自律,能够把欲望调整到不伤害社会的程度,能够主动的去彰显美好,能够把法律无明文禁止又明显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情,不打擦边球,真正做一个正直的网民?不管你是用的什么样的ID、穿着什么样的马甲,只要你发出声音,不论影响大小,这个社会上就会有人去接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之自律,那么低俗之风还有多少存在的空间呢?
从对社会负责的角度考虑,对整治低俗之风应该表示肯定和支持,但更希望每个人积极的行动起来,规范网络道德意识,使网络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尽管有人怀疑只能靠自律而没有外在的强制约束力,是否真能止住时下日渐泛滥的网络低俗之风。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我们不迈出这步,我们又怎知自己就不能做到自律与自省呢!
我们寄望通过点滴、持之以恒的建设,使网络之风更清明、使社会之识更正义、使我们的心更纯净。(蔡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