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18日电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18日在上海揭牌,它将负责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项目。这标志着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大飞机发动机研制工作,在中国开始实质性起步。
“如果把飞机制造比喻为工业皇冠,那么飞机发动机的研制就是皇冠上耀眼的明珠。”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航空动力学专家刘大响看来,继通用电气、罗尔斯罗伊斯和普惠这三大飞机发动机生产商之后,中国企业也开始冲刺摘取大型客机发动机这颗“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去年5月11日,中国成立大飞机项目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尝试打破美欧在干线客机市场垄断的局面。而对于打破另一个垄断技术——飞机发动机技术,中国也开始发力。
新成立的公司定名为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60亿元,控股股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占40%股份,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5%股份。新公司副董事长谭瑞松说,余下的30%股份正“虚位以待”,盛情邀请全球合作伙伴入股,并表示特别欢迎民营企业参与。
这家公司将从事民用飞机发动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业务,聘任林左鸣为董事长,张建为总经理。
根据规划,中国国产大飞机装上“中国心”并飞上蓝天,将分成两步实施:一是中国大飞机购买国外成熟发动机实现首飞、开展试验,而国产发动机同步进行研制;二是在适当时机换上中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
刘大响分析说,中国完成这两步预计要用20年左右的时间。届时,中国将掌握大飞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和生产能力。
目前,中国已经启动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00公斤推力级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这一发动机可用于新舟系列涡桨支线客机和公务机。
2007年2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大型飞机及发动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新成立的这家发动机项目公司,旨在为中国大飞机项目提供国产发动机。
此前,大飞机项目公司董事长张庆伟曾表示,“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中国飞机将要突破并掌握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制造、发动机、原材料、机载设备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在航空业界看来,研制飞机发动机的好处,除了掌握核心技术之外,还有对于产业链建设和经济拉动的显著效应。日本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将民用船舶业对产业的拉动以1元钱计算,那么家电为45元,汽车为80元,而大型客机为800元,航空发动机为1400元。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项目带动起的产业链,有可能为中国提供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并推动原本较为薄弱的电子工业、数控机床、锻件制造、复合材料等行业实现产业提升。
根据上海市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协商安排,这家新公司的研发中心将选址在上海闵行紫竹园区,总装试验基地将选址在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
目前,备受关注的大飞机项目已处于研制方案论证阶段。作为项目公司股东的中国铝业公司和宝钢集团,也在加紧研发大飞机所需材料。宝钢集团对大飞机发动机所需特种钢材等的研发也已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