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 2008年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国内接连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诸多不利影响下,北京市克服重重困难,不但成功举办了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国民经济还保持了较快发展,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比2007年增长9%,北京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这是记者22日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了解到。
据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介绍,一万亿靠什么完成?答案是首都特色经济的强力拉动。
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8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6.8%、15.6%和23.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增速分别为23.1%、28.3%和29.4%。金融业增长9.2%,房地产业下降11.4%。
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72.1变化为1.1:25.7:73.2 。1至11月,北京市规模以上第三产业企业实现利润367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利润增长2.1倍,批发与零售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实现利润分别增长25%、23%和44.2%,超过第三产业平均水平。金融业利润与上年同期持平。
“北京去年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占到73.2%,居全国之首。这说明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北京的产业结构也在进行优化。”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在73.2%的服务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信息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等至少有同比15%以上的增幅,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服务业总量的进一步提升,恰好是适应产业结构取向调整的好消息。
与部分地区仅靠投资拉动经济不同的是,北京经济是“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投资率达到42.3%,消费率达到48.8%,2008年投资与消费金额更是分别达到3900亿元和4500亿元以上。特别是消费,2008年北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89亿元,比2007年增长20.8%,吃、穿、用、烧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138.9亿元、430.6亿元、2659.9亿元和359.6亿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22.2%、21%、21.7%和9.9%。
于秀琴分析认为,在当前经济运行中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虽然存在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这意味着,北京基本实现了投资和消费的协调拉动,消费更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
“央产资产占到北京经济总资产的80%以上,总部经济占北京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0%,在首经济增长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工表示,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也成为拉动北京经济的“加速器”。数据显示。在筹办奥运的2002年至2007年,北京GDP年均增长12.4%,是北京市经济发展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稳定性最好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