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和家人一起看某卫视提前炮制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间,镜头切到了外景,主持人和几百名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一起从长沙火车站出发回家。带着急切的心情,我的心跟着主持人的镜头走,可是越来越不对劲:在火车上,只见失去弟弟的小姑娘在主持人的诱导下失声恸哭,然后被搂在怀里拭去眼泪,破涕为笑;在饭桌上,主持人以安慰的语气提及丧子的不幸,父母在镜头里泣不成声,尔后连连感谢;然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场面,小姑娘的同学一起为她燃放烟花,煽情的旁白说:“没有弟弟,也能看到美丽的烟花。”
看毕,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样的故事也许符合“剧情”,但却有些不近人情。我本以为,镜头可以告诉我,这些孩子在长沙的学习生活怎样;尚在简易房里的灾区老乡如何过冬;年关在即,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可是这一切都被这盛大的“联欢”场面遮蔽了。
当镜头切回演播室,两位主持人哽咽着说“感谢XX人民对灾区同胞的帮助”时,我总觉得那种味道难以下咽。这种一厢情愿的方式表现人间大爱,按照“我们”的叙事逻辑,将他们视为可以随意摆布的道具,是不是残忍了些?
记得前不久,看过一个由演艺明星与灾区孩子共同表演的诗歌朗诵节目。为了表达对好心人的感激,孩子们竟然用上了“我感到了幸福,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妈妈”之类的“骄傲”语句。可以想见,随着春节临近,还会有很多晚会同样以展示“全社会关爱灾区孩子、灾区孩子感谢全社会关爱”这样的东西做主题。
我曾经担心,轰轰烈烈的大救援过后,灾区同胞的生活会很快从我们的视野里淡出。现在看来是我过虑了,他们还是会被请上荧屏和报纸。
当然,我们需要用镜头时刻对准灾区的同胞,尤其在我们团圆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而且这种关爱不能因为狂欢的大典,经济的跌宕,情绪的衰减而式微。但我以为,不应以娱乐的方式,将他们当作煽情的道具。要相信,感恩的人自会懂得感恩,我们不要企图导演他们的感情。我们应该沉下心去,用心和情去注视他们的生活,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淡忘了那个伤心之地;告诉大家,寒冬里的灾区同胞还需要我们爱心的温暖。
家园重建的路依旧漫长,心理重建的努力仍旧艰难。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持续关注。(显峰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