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路灯亮了,村里通自来水了,社区免费为居民体检……这是山东省文登市老百姓身边的变化。
和谐社会咋建设?改善民生咋着手?政府实事该咋办?文登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千和谐,万和谐,民有疾苦难和谐。为民办实事,事不在大小,关键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温暖。”2008年,文登完成了20项群众急需、受益面大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为民办实事1.2万件。
一句“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温暖”,意味深长。
政府是民众的守夜人。人民政府的天职就是为民办实事,从而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应当承认,这些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动了不少心思,想了不少点子。每逢年初,有的列出办实事的清单,有的为实事命名,比如“十件实事”或“十大实事”。但也有遗憾,有的缺乏实质内容;有的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为什么花费了精力而老百姓并不满意,因为它们与老百姓的心思接不上轨。
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感受指数”,是他们评价党和政府的参考依据。这个“感受指数”从哪里来?就从群众对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来。这个“感受指数”是什么?就是群众对自己身边细微之处的口头评价。文登东铺头村的老人洗上热水澡,界石中学学生住进公寓楼,在镇级卫生院设立免费120……这些看似小事,却因其便民、利民、惠民,桩桩件件都温暖着老百姓的心。实践证明,只有政府将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才能奏响“和谐大合唱”中动人的音符。
进入牛年,人们意识到2009年的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越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越是需要各级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越是需要我们把工作做细做实,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焦虑。只有这样才能维稳促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温暖,这是一种工作态度、工作思路,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检验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厦,老百姓身边细微之处的需求,就是建成这座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而给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则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石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