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于将学术腐败称之为“学术不端”。既然是“不端”,大抵只是个态度问题,上限也就是个道德事件。因此,小学抄作文,大学抄论文,专家院士更可以“不端”到国际上去。2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说:以浙江大学中医学院博士后贺海波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日前因涉嫌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而被撤销。这些论文的作者,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及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
抄袭者可以上排行榜,捞得真金白银,还可以加官进爵,则造假者“升级”到院士身份自然也就不算是奇闻。社会是一支多棱镜,这是无可讳言的真实场景。联想到最近一则新闻:一会是某糖尿病药品广告的医学专家“孙仕友”,一会是纪念钞广告的钱币专家“孙云”,最后化身中国男性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吕青”教授……神奇的“变脸专家”日前被细心的网友用大量电视画面截图“抓”了出来——学术专家只是化妆术的产品,也算是对当下学术公信的现实反讽。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称,院士群体科学道德面临挑战。他表示,当前一些学术腐败现象令人震惊,有些学术不端行为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术腐败上的丑闻鳞次栉比,显然是号召与感化所解决不了的。《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界自古就推崇勤勉治学,主张治学之道严谨。苏轼说:“凡学术之邪正,视其为人。”然而,道理讲出花儿来,恐怕也遏止不了学术腐败兑现的冲动。
如何在公共学术平台上筑起一道防范学术腐败行为的防火墙?不妨看看我们正在进行的努力:一说中科协今年将出台《全国学会科学道德规范》,并与科技部联合出台《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另有消息说,世界首个用全文文献为比对资源的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我国“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日前问世,作为把好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关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将成为切实提高我国学术期刊质量,遏制学术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
可见,眼下的解决思路基本还是“一靠道德二靠技术”。制度缺位,法令迟滞——于是,尽管疑窦丛生,也就难怪浙江大学方面依然坚称,“论文造假主要是李连达院士所带的博士后贺海波个人行为,其他作者并不知情,也与此事无关。”那么多环环相扣的课题论文,那么高端的配套造假技术,数万昂贵的版面费,历次往返修改……竟然只是一个博士后的“个人行为”。学术腐败成本如此低廉,竟然连自圆其说都省了,此般一本万利的事情,相信不会是独幕剧。
学术腐败,愈宽容愈泛滥——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核心的道理。这些年,我们都在批评学术评价机制,埋怨资本与权力对学术领域的渗透。事实上,都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世界上哪个大学不重视科研成果,学术与权力资本的联姻也未必就是坏事情,真正的问题在于对学术腐败的取证与惩戒乏力,群众监督又难起作用,越发“激励”着学术领域的急功近利。只有当学术腐败跳脱出自由裁量的暧昧,有法可依,查处严苛,学术公信才会因制度而坚实起来。暗箱式的宽容,从来都是学术丑闻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