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有“熊成基被获”新闻的《时事报图画杂俎》。
记者在市民曹先生家看到一张一百年前的报纸,上面重点报道了一则“熊成基被获”的新闻。可见,扬州反清义士熊成基被捕一事,在当时社会也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但是,这很有可能是条假新闻。
“熊成基被获”可能是假新闻
记者看到,报道这则新闻的报纸名为《时事报图画杂俎》,发行日期为“西历一九零九年正月八日”,从时间上看,距今正好是一百年,每天都出一版,全国发行。报纸版面只有现代报纸一半大小,采取了石印的方式,墨迹清晰,字迹可鉴。
当时的新闻版面采取上文下图的方式,让读者一目了然。首先是文字部分,标题为“熊成基被获”,正文为:“安庆叛首熊成基,匿迹清江之戚串某姓处,为淮扬道吴观察查知,派兵将熊围获。初十夜,电禀江督请示。午帅当传巡警局刘作东参事,带人前往提解。各员即于十一日清晨,乘火车,由镇江换坐轮船往浦矣。”文字下面则为图画,一队队头围大辫的士兵,手举长刀,杀气腾腾地将熊成基抓捕。熊成基双手被反绑,眉眼中有一股不屈的英气。
熊成基是扬州人,著名反清义士,曾领导过安庆起义,失败后被捕杀害。现在“双东”还有“熊成基故居”,扬州也曾有“熊园”纪念他。但根据史料记载,他起义失败后被捕时间为1910年1月30日。而西历一九零九年正月八日左右,是他兵败后逃往日本避难的时间。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一是报纸的日期印错了,但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就是熊成基失败后,很多清政府的爪牙都号称抓捕到他,并大肆在新闻媒体上报道以邀功。新闻媒体并不能立刻辨别事件真伪,考虑到关注度高就匆忙刊发,很有可能就是一条“假新闻”。
当时报纸已有“国际新闻”
曹先生收藏的这本《时事报图画杂俎》集结成册,同时还有一本当年的《时事报》,当时是配合发行的。《时事报》是报纸正文,而《杂俎》则相当于副刊部分。两部分都是图文并茂,包罗万象。
翻阅一百年前的报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新闻。如二月刊发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京城有人发明了一种“自行机关车”,“不用电气,可坐四人,甚速,向工商部分申请专利”,从图画上看,很像是中国自产汽车的雏形。还有报道镇江戏楼坍塌伤人事件的。从报道内容上看,很多都是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奇闻,如“古墓发现”、“杀子惊闻”等。为新闻配图的,都是当时的大画家,如李澍丞、谢伯良等。
令人吃惊的是,一百年前的《时事报》就已经有了“国际新闻”,有一则报道就是伦敦建造了一座铁桥,“长约三英里,桥洞约宽一千英尺,将来建成后成世界最长桥”。《时事报》还配有“小说连载”,当月连载的小说为《碧血巾》。此外还有“寓意画”,如同现在的漫画。有一则插图,画的是一名马褂长辫官员正在打保龄球,扔出去的球上有“弹章”字样,可以猜测那些倒下的球瓶就是“贪官”了。不但起到反映社会百态的作用,还证明保龄球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