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火了,不仅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就连《人民日报》都开始分析小沈阳现象了。于是就联想起江苏,江苏是中国曲艺发祥地之一,徐州梆子、南京白局、扬州评话、苏州评弹等源远流长,2005年,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正式落户江苏,给江苏曲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这几年里,江苏曲艺佳人佳作迭出,在第四、第五届曲艺牡丹奖评选中名列全国第一,成绩骄人。
然而在拥有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用冷静的眼光观察全国曲艺界的动态。郭德纲火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德云社演出团体杀向上海、南京、合肥、直到海口,大规模的全国巡演,挣了个金银满钵;现在小沈阳又火了,赵本山放话要在全国每个省会城市开一家“刘老根大舞台”,到别人家门口来“抢饭碗”。
在普通话普及的时代,大众艺术迸发出的鲜活感染力是很难用地域来限定的。这些草根艺人如此红火,这些民间演出团体“牛气冲天”,它们给江苏曲艺怎样的启示呢?
省曲协副主席杨鲁平告诉记者,其实江苏曲艺人早就开始关注、分析和研究郭德纲、刘老根大舞台现象了。在他看来,大胆创新是他们红火的根本原因。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二人转,尤其是他以二人转为基础创作出来的春节小品,早已打破了小品原来的框架,融入了电影、话剧、相声等姊妹艺术形式,使曲艺焕发了新的活力。而冯巩等人的春晚相声、小品多年来已经程式化了,所以在春晚节目中常常成为“可有可无的”,很难夺人眼球。
曲艺大胆创新,关键在文本创新。杨鲁平介绍说,曲艺创作不像其他艺术形式有教科书可循,曲艺基本都是口传心授,因此,曲艺文本创新就比其他艺术种类更难。江苏不缺乏小沈阳这样的演员,缺的是大胆实践、大胆生活的文本,有生活才有共鸣,有共鸣才能被观众认可。
小沈阳的红火,还要归功于“刘老根大舞台”给“小沈阳”搭建了一个特别好的平台。民营演出团队灵活的体制机制,敏锐的市场嗅觉,硬碰硬的内部考核机制,让“小沈阳”们有了发展空间,再加上赵本山造星团队从“民星”到“明星”流水线式的包装过程——二人转、小品、电视剧齐上阵,想不红都难。红了演员也为剧团创造了财富,“刘老根大舞台”完全靠着走市场创造了一年上亿元收入的奇迹,这是真正拼市场拼出来的财富,也是凭本事拼出来的口碑。
但愿有一天“小沈阳们”来南京的时候,我们也有自己的“小南京”、“小苏州”同台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