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杭州继春节前成功发放1亿元消费券之后,近日又考虑从市领导的工资、福利中切出10%的份额,以消费券的形式发放,随后再推广到所有的公务员中,切出比例为5%至10%。
此事一经披露,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同情者亦有之。
赞同者认为,此举有利于拉动内需,而且作为社会中较高的薪金阶层和“旱涝保收”者,政府领导和公务员当然应该为拉动内需做贡献;反对者认为,消费券会为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增加新的平台,特权属性也会使其福利待遇得到不小的拉升,名为“切”出,实为“长”出;同情者则认为,工资福利本是公民合法的劳动所得,支配权完全在个人,把公务员的部分收入折换成消费券,有点像“打白条”,更有点像“强买强卖”,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依笔者看,把个人的部分收入临时换成消费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双方同意就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行为除了上述诸多不是之外,还有几点很值得思考。一是,从人家的口袋里把钱掏出来,然后装进“红包”再发给你,那还能叫“红包”吗?在这里,政府是不是只表现了拉动内需的决心,而体现不出“恩泽于民”的诚意与大方?二是,仅仅靠几个公务员来拉动内需,多少显得有点勉强和自闭,百姓肯定会在心里认为,政府虽然“高风亮节”,但在拉动内需的策略上是不是已走到“穷途末路”了?三是,政府有没有给人以“推卸责任”的口实?作为一个仅土地出让金年收入就达530亿元的发达城市来说,仅仅派发出一个亿的“红包”,就让人觉得财政已拿不出钱了,只能依靠大家勒紧裤腰带了,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本身,是有很多弊端的。比如,券体的印制成本、以券换钱的工时成本、百姓用券无法找零和使用点受限制的“风险成本”等,都会给社会增加新的负担,而且发多了,还要担心通货膨胀的可能。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多印钞票、多发钞票,并不是什么时期都可以、什么国家都合适。我们在部分地区、某个时间段里,派发一下政府的“红包”是可行的,但我们在寻找扩大内需之门时,眼睛不能只盯着政府的“红包”。中国地广人多,给每个人都发钱是极不现实的,所以还是需要综合考虑。虽然,完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短期内很难有太大起色,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的基础建设中,通过扩大就业等来提振消费信心,还可以通过减税、降息、降价等多种手段,来鼓励消费、刺激消费。
总之,消费券就像药,吃一下可以,但不能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