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成都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曾获得过无数荣誉的成都,非常清楚这句话的分量;经历了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和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都,尤其珍惜这一“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
碧水环绕的成都
“全国文明城市”,是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创建,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过程。文明,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理想。”颁奖典礼上,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说。这和他在创建之初所说的话遥相呼应:“用搞形式主义这套不文明做法去创建文明城市,这样的牌子我们宁可不要”。
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改革与发展寄予厚望,对成都的文明城市创建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在推进“两个加快”的历史进程中争当全省排头兵和典范的成都,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文明城市创建之路始终不离这根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明确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进行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就业和社会保障、文明创建等一体化,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城乡文明一体推进。
全域成都的坚持与创新
创建文明城市,成都路径体现核心价值:文明城市,是城乡一体的文明,是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文明成果的过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成都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更高标尺和重要抓手,其本质诉求是城市的科学发展和城乡居民普遍受益。
“以城带乡、联动发展”,“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传递的信号很明确: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使城乡文明同步推进。
2003年以来,成都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探索并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所追求的正是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推进城乡一体化高度契合,是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成效的更高检验。
2007年,将土地收益的绝大部分用于支持“三农”,全市农民工参保征集率达99.63%;在全市农村调整布局450所标准的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实现教育硬件城乡均衡配置。
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养老保险、耕保基金……成都为弥合城乡差距的努力,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范畴。
2007年,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成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体现“四性”原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统筹城乡发展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
就在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城市公示后,成都市立即启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共建行动”,继续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城乡文明一体推进,努力建设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此为坚持。
完善工作机制,不仅推动创建工作,更为城市管理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此为创新。
5年多的探索,成都认清了城市与农村必须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规律,推进了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三个集中”为根本的城乡一体化;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的行政壁垒创造了条件;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为目标,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为主体,初步走上了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城乡界限,着眼于涵盖城乡全体居民,把创建覆盖面从中心城区、郊区,扩大到全市所有区(市)县。各区(市)县在安排部署本地创建工作中,也将创建范围从建成区延伸到乡镇和农村,大力实施“全域成都、全面创建”工程。
文明创建,尤其需要构建一个体制顺畅、重点突出、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制度体系与工作网络。
梳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不少都缘于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城市管理空间位置不准确、时间不准确、责任不准确。2008年1月起,每周两次的创建工作调度会为各种庞杂、琐碎的城市管理问题立下规矩。
与调度会相辅相成的是督查制度。督查内容和点位实现全覆盖,充分整合各部门、各区督查资源,对菜市场整治、街道设施维护、路口交通秩序、出租车规范服务等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督查。
调度会承担决策职能,督查组承担执行职能,彼此呼应,推动了创建工作,更为今后城市管理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近日,成都市“两会”传递出消息:成都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实现城乡全面现代化上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上见到新成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在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开创新局面。
城市精神的凝聚与升华
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为成都市创建文明城市凝聚了创建动力,赢得了高达99%的市民支持率。
“开展创建活动,是要更好地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李春城说。
“假如成都每个家庭有一个人每天进菜市场,成都每天就有上百万人进菜市场。”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说。
菜市场是最贴近老百姓的民生。到2008年6月底,成都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上亿元,基本完成市区159个菜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和提升改造。目前,159个菜市场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不仅硬件设施基本达标,管理服务也更上一层楼。
菜市场环境的改善,只是成都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这一切行动的背后,关键词是:为民利民。
为民利民的创建实践,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提升了市民素质和城市品质。据成都交管部门统计,参与轮流执勤的文明交通志愿者超过10万人次。群众既成为受益者,又成为创建者和监督者,“文明城市、共建共享”落到了实处。
创建文明城市,成都经历了常态和非常态的双重考验:建设稳定、高效的常态城市运转和管理系统的考验;猝不及防的“5·12”特大地震的考验。双重考验,成为检验成都市委、市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困难面前,成都人迸发出不可撼动的民族精神,爆发出令人感动的公民精神。这些生生不息的文明基因,使成都的城市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升华,成为推动成都城市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就在创建关键时刻,“5·12”特大地震不期而至。当时,不少人认为:成都这回完了,起码要倒退5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1100多万成都儿女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展现出一幅幅共克时艰的动人画卷。成都的文明素质在这一刻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5月17日,停了一周的创建工作调度会恢复举行,斩钉截铁地提出“三个不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标准不变、工作要求不变、时间节点不变。
在最短的时间里,这个城市恢复了秩序。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行动起来,加入抗震救灾的行列……
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出来的当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特别节目《文明中国·城市榜样》,成都的那份坚强与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新气象压轴登场。在大灾面前,这个城市的不屈精神历历在目:构筑生命大通道、建立救灾大基地、紧急驰援的出租车队、连夜排队献血的市民……
坚韧从容、仁爱感恩,成都人的精神品质感动了世界,成都人为这座城市树立了闪光的精神丰碑。
有人评价,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新型的官民互信,将1100万成都人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整体,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与和谐。
成都,不但率先完成了抗震救灾抢险救援和过渡安置阶段的任务,而且很好地发挥了全省抗震救灾基地、通道和窗口作用;不但在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仍然胜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全年主要发展目标,而且坚定不移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入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不但以有力、有序、有效的工作向世人展示了良好形象,而且震后仅4个月就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考核测评,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不但充分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科学制定了深受灾区群众拥护的重建方式和政策,又好又快地推进了灾后重建,而且立足于“全域成都”的科学规划,把应对危机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促进投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全面部署和启动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应对危机、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的攻坚战。
迎接挑战的气魄与信心
推进城市文明的最新进程中,挑战接踵而至:加快灾后重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止滑提速、加快发展。
如何应对挑战?人们期待这个文明城市的最新答卷。
这份答卷,将再次书写一个城市的气魄与信心:牢记“人民满意是最高标准”宗旨,迎战新的困难,带头推进“两个加快”,决战2009。
将灾后重建视作加快发展的最大契机,成都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相融性、多样性、发展性、共享性”要求实施提升性灾后重建;把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最大任务,大力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创建文明城市的成功,给了成都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成都领回 “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奖牌后的第三天,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个重灾市县相继举行“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竣工入住欢庆活动”,37万户受灾群众在春节前入住新家。搬进永久性住房的受灾群众,占全市农村地震灾害损毁房屋农户总数的80.2%。
这样的效率,是成都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科学重建的一个缩影。
新年伊始,在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5个市县的重建现场,工程车辆、施工机械、忙碌人群随处可见,城乡住房、医院、学校、公路、铁路、桥梁、厂房、店铺都在加紧建设。
更重要的是,灾后重建将同步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经营理念的更新和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
在彭州市磁峰镇政府板房办公区,“产业重建领跑灾后重建”的标语十分醒目。几十年来,磁峰的产业依靠采煤,目前,煤窑已全部关完,该镇根据独特的自然条件,正积极谋划中药材、核桃、黄鸡、两用竹、优质肉牛等特色种养业。
曾多次深入调研成都城乡一体化的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叶裕民说:“成都已做了5年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包括就业、劳动力培训、户籍改革、农村土地流转等,都有很好的经验。把灾后重建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轨道,成都有非常好的基础。”
创建文明城市汇聚起来的精神姿态和力量源泉,让成都显现出带头推进“两个加快”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势头。
近日,成都市统计局宣布:2008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亿元,同比增长1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6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6481元,增长14.9%——增幅多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
1月4日,成都市开始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一次性向市外返乡农民工等3类人员每人发放500元培训券。就业培训券的财政总投入达7500万元,惠及15万群众。
此前,成都已向37.91万名困难群众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这在全国尚属首次。省外媒体评价:这体现了一个城市公共财政的担当勇气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月1日,成都市民政局的数据表明:成都发放的3791万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这个国内首创刺激内需的做法获得了成功。
按计划,就业、卫生、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还将陆续出台拉动内需的政策。
今年成都市将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 “三大机遇”,计划GDP增长10%,达到4484.6亿元。为此,成都市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抓好408个上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
同时,成都还将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扩大村镇银行试点范围;加快推进温江大部门管理体制、郫县公共服务体制、锦江和武侯街道办事处职能转换等“五项改革”试点等。
这是这个文明城市的最新姿态。
省委、省政府对成都寄予厚望:2009年,成都,将按照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切实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坚持“两个率先”、做到“在加快灾后重建上走在前头,在城乡统筹发展上走在前头,在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上走在前头,在产业优化升级上走在前头,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走在前头”。
实现全省经济止滑提速、爬坡上行,作为省会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成都要在全省推进“两个加快”中勇挑重担、多做贡献、服务全局。
这是这个文明城市的最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