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潜规则”连贪官都害怕,可见其杀伤力之大。房地产行业中的潜规则就是如此。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受贿金额超过1589万元,于2008年年底被一审判处死缓。他“落马”后在忏悔书中写道,在房地产规划、开发领域中存在一种“潜规则”,让他感到“恐惧”、“非常惧怕”,“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摆脱这种恐慌,梁晓琦甚至多次酝酿调离规划局副局长这一“肥缺”。
按理说,贪官都是潜规则的直接受益者,而且他们相对处于潜规则链条的高端,应该对潜规则持以欢迎态度。然而,在梁晓琦的眼中,曾经给他带来金钱和利益的潜规则,反而成了他最害怕的东西。为何有这样的态度变化?个中原因不能不让人深思。
能让手握重权的正厅级干部害怕,足以说明这样的腐败潜规则,其暴利与楼市暴利恐有一比,其腐败程度也足以让人咋舌,超出一般人所能接受的范围。从梁晓琦的受贿额来看,事实也是如此。一个项目,帮个忙、打个招呼,就有好处费几百万元;逢年过节,开发商都会送上比平时礼金额大得多的“感谢费”……正是在这些“糖衣炮弹”的拉拢腐蚀下,梁晓琦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明明知道潜规则害人害己,他自己就是无力打破。
腐败潜规则让贪官害怕,但他们却脱身不得,一方面在于其个人的拒腐力不强,另一方面也在于潜规则的无处不在。一个行业的潜规则能够盛行,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个行业的人都能心照不宣,大家都心知肚明地接受潜规则。梁晓琦几次谋求脱身,多次酝酿调离外人眼中的“肥缺”——规划局副局长,最终来到江北嘴公司担任董事长,希望能够远离是非。然而,在无孔不入的“潜规则”下,履新后的梁晓琦不但没能脱身,反而越陷越深。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让大家在心底里形成一种不可言说的共识:当别人都坦然接受潜规则,自己如若置身于潜规则之外,分明有吃亏的感觉。有便宜不占,何况是便宜大家都在占时,少数人想保持洁身自好,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房地产行业的潜规则是腐蚀贪官的潜规则,还有一些行业的潜规则和“贪”关联不大,但同样害人害己。奶粉行业的潜规则就是例证。对于三聚氰胺的毒性,奶粉企业不是不知道,但往奶粉里掺加三聚氰胺已成了行业潜规则,于是大家都默认了三聚氰胺。然而,你不消灭潜规则,潜规则就会消灭掉你,三鹿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个品牌好不容易做起来,却被三聚氰胺毁掉,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行业潜规则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真实存在着。娱乐圈、奶粉业、房地产业……潜规则让人害怕,然而,潜规则盛行的原因更让人害怕。某种意义上,是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的缺位,才导致潜规则的害人害己。因而,真正让贪官感到害怕的不应是行业的潜规则,而应是制度的监督和权力的约束。(作者:李龙)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推进反腐倡廉9项重点王胜俊: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特稿:网络监督,助推民间反腐潮真情、真爱、真廉洁:对纪委书记王瑛事迹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