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十一届广州市政协三次会议开幕,大会首次安排委员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食宿。对此“优待”,市政协委员高德良却不领情,他认为市政协委员家都住在市内,此举纯属多余,他还批评大会没带头压缩开支。不料高德良的举动却受到同为市政协委员的民建副主委赵同顺的反对:“我想,财政收入还不到开不起会的地步吧”?(2月23日《新快报》)
赵同顺委员的话说的何其轻巧!的确,广州2008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622亿元,以这样的财政收入,会议经费绝无紧张的忧虑。但问题是,“开得起”,就可以这样开吗?
赵委员的一个主要理由是“会议创造出的财富,远大于几天的住宿开销”。“会议创造财富”——这真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说法,应该获经济学创新奖。既然如此,那每年的两会只开几天,岂不是太闲置了委员们的生产力了吗?为什么不一年开上365天呢?为什么不13亿人一起开会呢?那不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吗?
在反对高德良委员的声音中,一个最煞有介事的理由是“可以刺激消费”。有委员说,“如果酒店利用率不高,那么就要裁掉很多人,这样就让很多人失业,反之,保住这么多人就业,也就等于保了经济。”
这个说法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委员们住五星级酒店等于保增长、保民生,怎么琢磨怎么不对劲。其实,消费可以有两种“刺激”方式:一种是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提高工资、减税等等,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有能力消费,以此来拉动经济,其结果是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地得到消费的好处,经济也会被“刺激”得蓬蓬勃勃;还有一种是政府官员、委员们自己充当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刺激消费”无非是成了挥霍公款的借口。笔者感到不解的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酒店利用率”,那又何必等到两会呢?平时政府也可以拿公款到酒店开房间嘛!
政府财政再有钱,也是有限的,用在开会上多了,用在其他地方的就一定会少,为什么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呢?何况从去年11月份开始,广州市的财政收入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2008年12月,广州市财政局副局长段彩英在向人大代表汇报时说:“受各种影响,明年广州财政收入预计增长10%,下降7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政协委员不去替政府分忧,也不去为百姓谋利,而只想着借开会的机会到五星级酒店好好享受一把,他们如何参政,如何议政,实在让人不能不打一个问号。
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诚哉斯言,而在我看来,两会厉行节约才能够唤起大家的信心,才可能激励民众共度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