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的消息后,一直关注着“嫦娥一号”命运的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在电话里的声音十分激动,他告诉记者,这一次撞月就像司机倒车一样,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操作下“受控撞月”。
撞月好比司机“倒车”
“嫦娥一号”最后的归宿是在月球一个名叫丰富海的地方,王思潮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并不是海,而是一片平原,准确的撞击地点是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这一次撞击也表明我国的远程遥控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思潮解释说:嫦娥一号原本是围绕着月球转,如果要撞击月球,火箭必须进行180度的大转弯,进行反向喷火,就像司机“倒车”一样。这就考验我国超远距离的远程控制能力,因为在遥远的38万公里的月球上,无线电信号非常弱,要想精确控制绝非易事。
王思潮告诉记者,这次撞月其实是嫦娥二号软着陆月球的中间环节。嫦娥二号登陆月球的原理和撞月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速度。撞月的飞行速度是比飞机快得多。而登陆月球,就要求嫦娥二号更精准地远程遥控,速度必须慢慢下降,恰到好处。
激起10公里厚的“尘埃”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产生的尘埃有多少呢?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萧耐园说,欧洲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相当于洗衣机的大小,那次撞击在月球表面砸出一个直径约为3米至10米的大坑,同时激起10多公里厚的“尘埃”。
“嫦娥一号”卫星长2米、宽1.72米、高2.2米,体积约7.5立方米相当于一辆越野车,两侧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萧耐园教授认为,只要保证卫星撞击前的初始速度,“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产生的尘埃将肯定比“智能1号”多。
王思潮告诉记者“嫦娥一号”在撞月之后,由于我国在月球上并没有母体卫星监控,撞击之后的“嫦娥一号”究竟如何,我们无从得知。
为何选择这个时间?
为何选在3月1日这天撞月呢?王思潮解释,除了因为“嫦娥一号”已经超计划完成了任务,撞击时间成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选择在月球的正面撞击。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正面永远都向着地球,而且有海有山。而月球的背面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只有在正面撞击,才有利于观测。
同时,3月1日这一天是初五,正值弯弯的月亮,这个时候月球大部分地方是黑暗的。红外望远镜能够探测到撞击时所产生的红外信号。这就像萤火虫的原理一样。在200瓦的灯光下,我们看不到萤火虫发光,只有在黑暗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观测到。(安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