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3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就生态城市建设、网络民意、市容整治等网民关注的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网络民意在许多方面影响着无锡市决策
[主持人]去年两会期间,毛市长就曾作客新华网。那时候您告诉网友,自己经常上网,而且会到论坛里去看网民的一些建议和意见。近一年的时间您还是这样吗?
[毛小平]基本如此,频率也会更加高一点,差不多每天都要上上网,新闻类的我主要上新华网,如果看市民在网上对政府工作的评论就看看无锡论坛。一般浏览的话就在半个小时,如果有的话题很有兴趣的话我会在一小时以上,如果有的重要的话题我会让他们下载,比如对无锡地铁的评论,我已经叫他们连续下载了很多期。因为网络对于我们这一代政府官员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了解社情民意、沟通社情的工具和手段。网络民意在许多方面影响着无锡市的重要决策。
[主持人]网友想知道,网络民意是如何影响到无锡市委市政府的一些决策的?
[毛小平]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无锡市地铁建设就很典型。无锡经过10年努力获批建设地铁,这对全市来讲是一件大事,有300多亿的一项投资。对这样一个百年工程怎样把它建设得更好?从政府的层面就是组织专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反复研究研讨。广大市民同样关注无锡的这件大事,有个网民发了贴子,分篇论述对无锡地铁建设的看法,我一看很有深度,对政府工作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我不仅实时地看了,还把它下载了,还叫我们规划地铁办把它搜集起来,把它作为一种意见来研究。我觉得对政府官员来讲确实要不落伍,就离不开网,必须借助这样的平台。
还有一个是公交优先问题。有网民发贴希望无锡发展交通时要实行公交优先,在网上这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跟贴非常多,我看了一下他提出的意见很有道理,制定了三年的公交改造计划,去年开始起步,我们做了8件事来提升公交优先的地位,今年继续做8件事。
我想在2010年我们一定会在常规的公共交通上获得一个巨大的突破。这件事情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网上接触以后看到的一个市民的强烈的呼声,这对政府工作的改进有很大的影响。
“河长制”使无锡的河水变清
[主持人]无锡一共多少条河?听说你们正在探索一种“河长制”,来加强对河水污染的治理。什么是“河长制”呢?
[毛小平]如果把河流细细分下来,无锡市有2000多条,我们已经有852条河流实行了“河长制”,有852各政府官员担任“河长”,管理这些河流并负治理的责任。这些“河长”,既有市委书记,也有区长。
我担任这样一条河流的“河长”,她是无锡的母亲河——梁溪河,这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我担任河长这一年多来,她的水质有所改善,但是还没有彻底改造好。我今年的目标就是要在梁溪河这条河的治理上取得重大进展,重要标志不是景观做出来,而是沿河两侧都实现零排放,这是我今年的目标。
[主持人]您作为河长都要做哪些工作呢?
[毛小平]担任河长是有直接的责任和压力的,你的名字就登在报纸上、发在文件上。你是河长,如果百姓说这条河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河你怎么交代?所以,许多官员担任河长后,第一件事就是对这个河进行调查研究,多长、多宽,水的污染问题如何形成的,要请专门的单位来做治理方案,要请有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比如清淤到底用什么方式清,我们最后使用绞吸式的方法进行清淤。清淤以后,我们又清理了污水,使无锡的河道能够成为一种景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无锡600万市民共同期盼
资料图片:蠡湖新貌
[网友]新年伊始,无锡明确提出创建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工作目标,很让人振奋。无锡这么一个烟雨朦胧,如诗如画的江南,距离生态城市应该很近,然而近些年来太湖水质等问题又觉得无锡建设生态城市的任务又很艰巨,请问毛市长怎么看呢?
[毛小平]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发展的要求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认识和理解。过去我们讲物质文明要把经济搞上去,后来觉得人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叫做精神文明,中央现在又提出了另外两个要求,一个是政治文明,一个是生态文明,我觉得这样的组合,这四大文明的建设就构成了完美的、完整的科学发展的体系。
所以,无锡在这四大文明的建设当中应该走在前列,其中有一个可以说是无锡这座城市的特质或者是个性,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要走在前列,因为我们具备了最好的自然条件,有山、有水,湖滨城市,滨江依水、依湖,又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更高的发展目标的追求,我觉得这是我们这座城市600万市民共同期盼的。
而生态文明城市有很多指标体系:绿色要多少、水质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人的生活要达到如何的富裕程度。确定了这样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我们按照这个量化的指标每年做一些努力,就会逐步地向这个方向前进。
是否善待农民工决定了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有网友问,无锡市农民工就业情况如何?他们子女的上学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毛小平]无锡去年有2000多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城市排位我们可能在7位左右,由于这样的工业产业结构,所以农民工外来的就业量比较大,达到170万-180万人,而且这些都是登记的,甚至还会超一点,所以怎样善待农民工已成为一个城市政府的战略眼光,是否善待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
农民工来了,为你这个城市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无锡市必须善待他们,不断为他们创造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条件。如果这样,你的这座城市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在无锡的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我们基本上不实行农民工子女学校,而是用政府的公办教育资源覆盖农民工,现在所有义务教育段的学校里,占40%的孩子都是农民工子弟,也就是说无锡是用同等的政策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农民工为这座城市也做出了贡献,那么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教育,包括免费的、义务的教育也是应该的。无锡从2004年起已经连续几年获得农民工最佳城市。
毛小平回应强拆报亭事件:欢迎网民评议政府工作
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回答网友问题。
[网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强拆报亭事件和城管烧烤摊打人事件,您是如何看待的?市政府要如何解决这些事件的呢?
[毛小平]媒体对于百姓对于报刊亭之类的亭岗问题非常关注,我首先要讲的是,欢迎网民、市民评议政府工作,因为政府的工作只有在这种评议和监督中才能得到提高和改善,这是我首先要表明的态度。
最近大家很关心这件事情,那针对这件事情我从个人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首先,这次搞的是城市市容的综合整治,综合整治中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也涉及到亭、棚、岗、摊的整治,不能把这些简单地理解为都是报刊亭,业务部门把它分成8类,比如卖水果的、卖香烟的、卖彩票的,当然也有卖报纸的。这里面报刊类的报亭涉及到的大概是256个,我看到有媒体报道说拆除1000多个报刊亭,事实上,这是一个综合的整治,包括亭、棚、岗、摊,其中涉及到的报刊亭只有256个。
第二,关于整个整治过程中有没有采取强拆、强制性措施?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强拆的例子。大部分是由业主单位自行拆除的,有关部门要求他们拆除后,然后由业主单位自行拆除,没有出现强拆的措施和手段。
第三,对这件事情如何看待?过去包括历次人代会都有提案、议案中反映,在景区、主干道上有这么多的棚、亭摆在那里,他们要求加强城市管理,取缔那些占道设点、影响市容市貌的亭、棚、岗、摊。
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件事情,这次整治的依据是《市容管理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这是两个最大的依据。条例中规定,未得审批不得擅自设立棚、亭、岗、摊,这里面有两个意思:首先,有一部分是合法审批的,但是都是临时的,一年一批的,而且是有附加条件的,也就是说要符合管理,如果需要根据发展要求必须清楚的,也是必须要清除的。这些棚、亭、岗、摊,有的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加强管理了。因为作为临时建设,是要服从管理和城市发展建设需要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也有大量的棚、亭、岗、摊是未经审批的。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是某个街道、某个局说过的。而实际上有些街道或者部门同意是越权的、无效的审批,这些棚、亭、岗、摊要集中在市一级层面由规划管理部门才可以批的,而不是每个部门都可以批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批给这些百姓,并收了一定的费用的,是变成某个部门或者单位的直接利益,但是这依然是一种越权、违法的审批,我们的整治也是一种纠正行为。我们要求,由谁收费谁负责做工作,谁审批谁做工作,就是依据这样的原则让违法审批者纠正这样的错误。
最后我所要讲的是,对于亭、岗、棚、摊治理,我们要采用疏堵结合。比如,报亭是媒体最关心的,我们需要统一设置、合理规划。报亭不一定要放在最干道上,居民小区是不是需要呢?次干道、休闲区域、公园是不是最合适的呢?我们会统一做这么一个规划,不能一下子取消后所有报亭都没有了。
其次,我们也要处理好其中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陆续续一直到今天,其中很多亭、棚也经过了转手,转了两、三手的都有,但无论怎么说,还是涉及到一些人生存、谋生的问题,所以应该用更好的办法来疏导他们,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例如说占道经营不合适,那是不是可以让你合法经营呢?比如,我可以推荐你在一个大的单位就业,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我也可以在统一规划、合理设置的前提下把你从马路上移到超市边上,这样可能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