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李云
人物名片:潘李云,今年23岁,2007年师范学院毕业之后就回自己的家乡文成,在巨屿镇方前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每日为村里的建设忙忙碌碌,帮助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村民。
在文成县巨屿镇方前村,23岁的大学生“村官”潘李云可算是个知名人物,她把村里去年9月份至今的财务收支情况上传到刚建的村网站上;在村委会办公楼设立了“谈心和事室”;帮着村民写了一份又一份的申报材料……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做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踏踏实实做事。
潘李云2007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在上大学期间,就喜欢为农村建设出份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一群同学去边远山区的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毕业后,原想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训,当一名普通教师,投身于家乡文成的教育事业。可谁知,教师名额不多,录取率不高,意外地当上了大学生村官。
当上村官:嘴甜了,胆大了,手脚勤快了
起初刚当大学生村官,很多村民极其不理解,总以为读完大学如同“镀了金”,就应该在城市里找份儿待遇好又轻松的工作,何苦回村做村官,田间地头上山下山地辛苦奔走。不仅如此,自己干工作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拿理想与现实工作的琐碎、枯燥相比较,形成了心理落差。村民不信任她,一脸稚气的她也不知道能为村里做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镇里的驻村干部带着潘李云下村走访。到了村委会主任家里,她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他,更别提如何交流,尴尬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听他们讨论问题,也犹如在听“天书”,一头雾水。由此明白,农村工作如同一本厚厚的书,不熟读就无法运用,无法开展工作。
她牢牢抓住人际关系是农村工作的基础,充分融入群众,见到村民就主动与其打招呼,问好。久而久之,村民觉得潘李云很有亲和力,有了事情首先想到找她帮忙。而当她的工作需要村民配合,他们也会相当乐意。她常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归结自己工作一年多来的变化:嘴巴变甜了,胆子变大了,手脚更勤快了。
增加透明度:将财务收支情况全部上网公开
进农村工作,与潘李云曾经的志向有着某种切合。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潘李云把自己所接受的一些有用的知识带回农村,解决农村知识落后的难题。
潘李云所在的方前村有1370多人,其中500多人在外经商、务工。村里需要这批人投资捐资为家乡建设,如自来水改造、建设排污工程、安装路灯等等。为了让捐资者捐资的每一分钱都能查明用于何处,她与村干部商量,拿出了一份设置村里新网站,将财务收支情况全部上网公开的方案。
方案一经通过,得到镇里领导的支持,找到了专业设计网页的公司,对网页进行精心的制作。网页刚出炉时显得有些“花哨”,不实用,她盯着设计网页的公司,让他们在网页的编排以及色彩等方面一改再改,精益求精,直到令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一打开网页就能看清楚,会操作为止。
设计好网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输入结算完了的账目明细。由于上班时间工作繁重,她就抽出业余时间,将账目清单逐项录入。或许会有人认为输账目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输入村里一个季度的各项账目就得花上好几个晚上的时间。刚开始不太懂,许多发票填写的事由过于简单化录入,经手人也只写了一个,担心公布出去村民看后产生质疑。她就先记录下村里每季的账目结算,了解每张发票的大致情况,再与村里的理财小组一起审核,令公布账目细致清楚。
网站建好后,在外经商的方前村村民每次登陆,感觉特亲切,仿佛自己不曾离开过家乡,对家乡的变化了如指掌;而自己捐出的每分钱,花在家乡哪项建设都有据可查。
当“和事佬” 设立“谈心和事室”
“谈心和事室”是方前村于2008年8月在村委会办公楼设立的专门解决村民纠纷的场所。潘李云和村干部及调委会成员参与其中,充当“和事佬”,使得村民心里有事儿有地方说,可以找“和事佬”评评理,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争执。
2008年11月,村民苏某阻止通过其门前的自来水改造。潘李云了解了具体情况,发现是苏某与其邻居有宅基地纠纷,排污及自来水管道经过闲置空地各不相让,都说是自己的地盘。纠纷调解不好,新水管无法埋,居住这一带的村民就喝不上自来水,怎么办?她把苏某等人请到“谈心和事室”,首先让他们说出顾虑,提出要求;然后,潘李云与其他几个“和事佬“们对苏某等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最后,以事实为依据做出调解方案,把两块空地公平划分,双方当事人脸上最终露出了笑脸。
像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潘李云与其他村官们一起,把真诚的沟通作为化解矛盾的主要原则,通过“谈心”机制,搭起了村民与干群沟通的桥梁,促使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求必应当不收钱的“卖字先生”
方前村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一有填写表格,写申请报告之类的事情,都会找潘李云帮忙。不管何时,只要村民来找了,她都会伸出援手。
记得,一村民患了严重肾病,需要血透,一年费用大致要12万元左右,原本清贫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后来他的病情愈发严重,一周需要做两次血透才能维持生命,家里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得知情况后,潘李云立即向民政部门及慈善机构写了救助申请报告,如实地反应他家的现状,帮他筹得了救助款。
每当回忆起这些事情,潘李云的心里便会犹生幸福之感。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乡亲们,也唤回了他们一声声亲切的“小囡”。
如今村民口中的“小囡”潘李云,已在农村工作中锻炼得越发成熟,去年还以高票当选了黄龙村的村委会副主任。我问她,当了为数不多的两个村的“村官”,开心吗?她笑了笑:我得为干好两个村的每一件小事而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