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许祖华、赵超、张晓晶)2009年,全国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将面临就业。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尤为严峻。如何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大学校长们关注的热点。
社会:多方联动促进就业
“就业难并非因为大学生多了。”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认为,目前我国仍然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还需要大量的人才。
“如果各个工作岗位上大学生更多一些的话,工作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一个层次,所以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结到学生太多,还是应该让更多的青年上大学。”
户思社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家庭多方联动,政府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学生应该通过4年的学习对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进行理性分析、准确定位,家庭则应对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正确地引导和帮助,用人单位应该多看学生的潜质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亚认为,虽然很多基层地区非常需要人才,国家也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一线去,但由于基层的待遇低、条件艰苦,使得一些毕业生宁可在大城市漂着,也不太愿意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去工作,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大学生在西部创业就业的投入,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育部近期就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比如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期满可享受升学优惠政策,鼓励重大科研项目聘用高校毕业生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
学校:专业设置衔接市场
郑亚代表认为,高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外因,比如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是否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社会认可度,专业设置是否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衔接。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2008年所做的一项专业与就业相关度调查显示,“211”工程院校里,法学、公共管理、生物科学等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其所从事的行业40%以上与所学专业无关。这表明,即使在一些重点大学,也存在着不注重市场需求、办学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郑亚代表说,近年来,有的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创办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使毕业生供大于求。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
大学生:加强实践转变观念
作为民办高校的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则认为,目前很多企业依然需要大量大学毕业生,但是不少企业不愿意培训新员工,因为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还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承担培训毕业生的成本,这就造成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个人从知识学习到岗位工作需要一个实践的环节,应该把企业培训的环节放在学校,把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学校完成。”黄藤代表说。
黄藤同时认为,现在很多人依然沿袭着过去精英教育的思维模式,认为上了大学就有工作。如果对上大学、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甚至是盲目,最后就会导致就业困难。
“在国外,很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是房屋中介、推销等普通的工作,大家觉得这很正常,没什么奇怪的。现在我们的大学生也应该转变观念,做他最合适的工作。”黄藤代表向大学生建议。
200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