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政府机关、机构为何查不出问题,非要让网民找出问题,比如三聚氰胺事件,是公民发现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对于网络监督、网络问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在全国政协社科小组讨论时抛出话题,引发委员热烈讨论。
为何非要让网民找出问题?张蕴岭委员这振聋发聩的一问,可谓道出了公众的心声。这让我不由想起小沈阳那句著名的“为什么呢?”
是呀,为什么呢?或许,同样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北京市副检察长甄贞的一席话可作为一个“窗口”,使我们得以察见症结所在。甄贞委员在与网友交流时,是这样说的,“在反腐斗争中,我们非常缺乏有价值的、有一定证据支撑的案件线索。报来的线索查来查去查无实。”
瞧,那厢质疑为什么相关机构查不出问题,这边抱怨反腐缺少好线索。不期然中,形成了一问一答的话语链:缺少好线索,当然查不出了。
可是,反腐真的缺少好线索吗?南京的那位最牛房产局长,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会被一盒“九五至尊”香烟拉下马;沈阳的慕绥新慕大市长也绝不会料想到,自己一身名牌行头会让香港记者一眼看透是个贪官。
就以云南晋宁的“躲猫猫”事件为例,一个年轻人死在了看守所,原因居然是玩躲猫猫游戏致死。如此荒诞搞笑的解释,哪人肯信?难道,有关机关也是因为缺少线索没能戳破谎言?
再有天津市原检察长李宝金的东窗案发,就是肇始于其一句“豪言”。在中央巡视组与其谈话时,他就吹嘘“来天津你们想办什么事儿就找我,市长办不了的事儿我都可以办”。正是这句话引起了中央巡视组的注意,这个检察长有这么大的权力,市长办不了的事儿他能办吗?最终一调查,就查出了大贪官。这说明什么?说明巡视组成员真把反腐当回事,善于捕捉信息。而整天想的都是缺少好线索,是不是李宝金的“豪言”只会被当作笑谈?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换言之,生活中也从不缺少反腐的线索,只是缺少反腐的眼光和能力。况且,腐败分子也没有蠢到自贴标签的地步。这就提醒担负反腐之责的部门,多练练眼力,多到民间转转。一盒烟、一块表、一身行头、一套豪宅都可能成为反腐线索,网民都能想到这一点,反腐部门为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