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8日讯
昨日下午,浙江代表团分组讨论。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不好意思地问大家:“我还真不太了解财政预算什么的,谁能给说明一下?”
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就解释开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转移支付、财政返还等等,越说大家都越担心:减了那么多税、增加了那么多补贴,今年财政多紧张啊!
刚好这个小组里有不少温州代表,他们可有发言欲了——要知道温州银行的贷款最近以每月数百亿的速度增长,民间资金非常充沛,这些钱多么想通过阳光途径进入投资建设领域啊!
邵占维:
国家金融监管不能一刀切
“民间资金像洪水一样,需要疏导。”说到“民间金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很感慨,“现在温州民资非常充裕,只要好好管起来,就是宝贵的金融血浆啊!”
“如果有这样的政策,允许私人注册机构放贷,利息比国家的高一点,比现在的社会借贷低一点,既能缓解银行压力和风险,又能给大量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多好!”
温州市委书记邵占维接过了话题,“温州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应该有个地方金融试点嘛!”邵占维说,温州存在着大量民间借贷情况,但很多企业还是反映“融资困难”。
“我倒是有几个想法,比如,可以修改《企业法》,允许企业之间相互借贷;允许私人设立些小银行啊什么的,作为对大银行大金融机构的补充。”他说,提出这些设想是基于几个前提:温州民间资金非常充裕;温州人比较讲信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非常低。
“现在很多民间借贷都是‘地下’的,不如设立法律让之阳光化,也便于监管。国家金融监管不能搞一刀切,应该根据地域特色来制定政策。”
南存辉:
小额贷款公司额度应更大
2008年底,温州不少人争夺“小额贷款公司”牌照,现在这项业务却渐渐“凉”了。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告诉记者,不是因为没业务,而是有业务也做不了。“市场需求巨大,浙江各家小额贷款公司基本上已经将所有资金贷出。比如温州某小额贷款公司试营业不到一个月,已发放贷款余额超过1.9793亿,达到资本金的98.9%。”
浙江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上限为2亿元人民币,还可以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融资。由于融资措施尚未落实,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目前都未向银行融资,仅靠资本金运作。这意味着,所有的借贷关系都在“2亿”的盘子里滚动,做不到更大。
“我建议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修订《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一是增加对注册资本上限的规定,调高至4至5亿;二是对运营状况良好,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小额贷款公司,放宽融资比例。”南存辉说。
工商银行温州市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金颖颖则建议,成立由政府出面组建的担保公司。“由政府加以引导,联合多家财力较为雄厚的企业集团,组建担保公司,弥补中小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弱,准入门槛高等缺陷,促进担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