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调查)代表团里的校企对话:大学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晓晶、孙闻、刘宝森)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今年要找工作,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今年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成为两会上代表关注的一个热点。
代表们发现,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的用人单位又抱怨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3月6日,在山东省代表团住地的餐桌上,部分大学校长代表与企业负责人代表聚在一起,就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对话。
大学生多了还是少了?
王志民(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原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目前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与我国13亿人口的总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大学生数量远远没有过剩。西欧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都在35%以上,但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就业难。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需要,人家想要的没有,找上门去的人家又不要。
徐丙垠(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点头表示赞同说:确实,大学毕业生人数虽然多,但符合我们要求的人选太少了。我们每年招不少学生,来了就能干活的学生很少,让我们很头疼。
黄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大学生过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企业招人比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要难。我们企业每年都有几百个专业性、基础性的岗位空缺,却没有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干。
王志民: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个人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大学生为什么不受市场欢迎?
徐丙垠:眼高手低、不负责任,是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很多单位都需要大学生从一线做起,但有很多大学生吃不了苦,不等锻炼期满就走了。当前的大学生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大量基层单位等着大学生前去建功立业。
王守东(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插话说:是啊,这是大学生的一个通病,我们给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开1000元的工资,大学生还不愿意干。
黄鸣:我也有同感。我们企业每年招四五百名大学生,最后只能留下1/5左右。其实,这些岗位上升空间很大,不经过基层锻炼是不可能成长起来的,没有企业会傻到“花金子价买馒头吃”。
王志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学校只教会了学生考试拿高分,但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这确实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不足。
徐丙垠:每个企业都希望大学生来了就能干活,可以现在几乎没有大学生能做到。
黄鸣:我感受最大的是,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但适应社会的心智还不成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大学作为大学生的生产商,生产出不符合我们需要的“产品”,考虑过我们用人单位的需求吗?
很多用人单位不愿为不能很快顶岗的大学毕业生再付一笔昂贵的专业培训费用,近年又出现了一种就业率与学历的“倒挂”现象,即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很多人更愿意选择容易就业的学科专业,甚至放弃读研究生、读本科的机会。
大学:“计划”树结不出“市场”花
徐丙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如果能与市场需求接轨,将形成庞大的人力资源,否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
宋益乔(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大学校长):我们也知道这样的大学生不受市场欢迎。但大学受的限制太多,没有办法。比如说,我们要上一个有市场前景的专业,但不在专业目录上,那就不能上。新上专业报批过程要长达一两年,等批下来,市场也许就变化了。再比如说,我们想增加实践性课程,但每个专业开多少课程,课时各占多少比例,都有明确规定,增加实践课并不容易。
王志民:大学没有自主权,从招生计划到办学专业,大学都说了不算。由于经费、高校评估标准等引导作用,很多大学热门专业过于密集,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协调。近年来,很多大学定位不清晰,盲目追求“大而全”,都想办成综合性大学,拼命“升格”、上层次,高职要升本科,本科想上硕士点,有了硕士点想上博士点,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往一条路上挤。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高校的特色在逐渐丧失,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难以避免。
黄鸣:这两年,为了培养自己需要的学生,我们与大学联办专业,从大二开始选拔热爱我们专业的学生,与学校共同培养。企业提供教学大纲,专业课按照企业需求设置,我们邀请国内外专家给学生讲课。这样的大学生毕业后,既熟悉、热爱这份工作,我们也减少了培养成本。
王志民:这是一个好办法。大学生不受市场欢迎,关键原因是大学不需要对市场负责,校长不需要研究市场需求,只要对政府负责就行了。要解决大学生培养机制、就业难问题,必须给大学办学自主权,让大学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评价,调整办学目标。否则,学校只能在“计划”下,“生产”出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大学生“产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