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首页 | 两会鱼眼 | 两会快报 | 浙江团在两会 | 两会网报 | 公告栏 | 媒体视角 | 两会看点 | 两会之声 | 图集 | 博客 | 花絮 | 表情 | 民意 | 两会手机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2009全国两会 > 两会快报 > 两会新闻速递 正文
民主?民生?民意——“三问”问出了什么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题:民主·民生·民意——“三问”问出了什么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究竟问出了什么?或许,看看这样一个个“图景”,就不难找寻答案——

  基层代表群众为《政府工作报告》提修改建议;

  政府官员当即回应代表委员的“民生热点问题”;

  大会发言人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征询意见。

  连日来,两会上下、会场内外处处可见的亮点,为“三问”作出生动而深入的诠释。

  问政于民——问出了民主决策,问出了虚心纳谏的胸怀

  “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

  2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一句拉家常式的招呼,让13位基层群众代表紧张的情绪变得放松下来。他们第一次走进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是来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基层群众座谈会的,总理请他们为报告提意见。

  “向基层群众问政,让民众参与《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使报告有了越来越多的民间声音。”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培山对此举颇为赞赏。他说,如今政府重大决策出台之前,更加注重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这是确保政府决策顺应民意、减少决策失误的重要举措。

  问政于民——问出的是民主决策,问出的是政府虚心纳谏的胸怀。

  李培山说,云南省政府从2007年开始设立“诤言奖”,最高悬赏5万元公开征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批评。“活动开展头半年,就征集到2000多条‘诤言’,其中不少促成了政策的调整。”

  政府问政于民,以知施政之得失。“去年杭州市两会召开前,市政府将《政府工作报告》草案在网上公示,征求市民群众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蔡奇说,最后收到各类意见938人次(件),有68条意见被直接吸收进《政府工作报告》,其他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厅转交40多个部门和区、县(市)政府研究办理。

  “坚持问政于民,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潜江市委书记朱汉桥说,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都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体察民情、倾听民意、集聚民智,尊重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朱汉桥认为,有些地方政府仍然习惯于关起门来搞决策,没有敢于纳谏、从善如流的勇气和决心,“问政于民”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问需于民——问出了民生期盼,问出了造福百姓的承诺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兴业县民政局党组书记梁启波这次参加人代会,随身携带了一本“民情日记”。17年来,梁启波奔波在民政工作一线,把关系到人民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录在小本子上,迄今已有66本。“从民情日记里,能看到百姓的期盼和需求,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很多变化。”

  梁启波翻开本子给记者看——1992年,兴业县蔡阳镇一位退役军人,补助为20元,到了2008年,已经提高到292元……这66本“民情日记”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也反映着代表们“问需于民”的责任。

  问需于民——问出的是百姓期盼,问出的是政府造福百姓的承诺。

  “你提到的问题,我回去立刻检查安排。”3月7日下午的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听了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的发言后,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刘友君代表当即回复。从就业、子女教育到落户城市、社保转续……有关农民工群体的众多热门话题不仅在胡小燕、刘友君之间引发精彩的“一问一答”,也引起众多代表的“共鸣”。

  “改善民生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举措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全国政协委员李烈荣说。

  问需于民,以知群众所需所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促进就业、保障住房、完善医疗等六个方面,回应了老百姓的期盼,被代表委员们认为是“一个改善民生的报告”。

  “要了解真实情况,就要走进群众中调查研究。”四川省南充市市长高先海代表说,去年以来,中央领导和一些省市领导,频频走进灾区,走进老区,走进工矿企业,走进城乡接合部,走进群众中,问需于民。“我们基层干部更应如此,要坚持‘用脚决策’,倾听民声。”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主任薄绍晔委员认为,“问需于民”不能只是问问而已,更重要的是对老百姓所急所盼,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落实。

  问计于民——问出了民意汇集,问出了吸收民智的通道

  3月9日,人大新闻中心邀请四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与网民在线交流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月10日,人大新闻中心再次邀请6位基层人大代表,就如何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与网民在线交流,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启示。

  虽然这是全国人大首次采用网络方式和群众互动交流,但有关部门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征求意见,吸纳更多好的“计谋”来敲定新政策,早已不是新鲜事——

  2008年12月28日,一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共济的重要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和建议7万多件。而在此前后,酝酿多时的新一轮医改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分别公开征求意见,同样引起各界干部群众的热烈回应。

  “我们有13亿伟大的人民,如果13亿人民都能为国分忧,我们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如果13亿人民都能团结奋斗,我们的力量就能强大很多……”温家宝总理的话语犹在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县长杨光银的耳畔回响。

  问计于民——问出的是民意汇集,问出了吸收民智的通道。

  两会,本身就是一个问计于民的“集中体现”。代表委员们通过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经过仔细思考和斟酌后,提出了一个个有分量的议案和提案——

  应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转型升级”;

  要科学审慎对待中药注射剂问题;

  中西部地区急需成为扩大内需主战场;

  ……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既要表民情,听民声,更要聚民心,集民智,把亿万群众的心声和智慧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为破解百姓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湖北省黄冈市市长刘雪荣代表说,问计于民就是要凝聚民智,使各项重大决策更加切合实际,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实践。

  “问计于民”揭开我国政府自身建设崭新的一页。但如何将问出的结果切实落实,也是代表委员们关心和期盼的。他们建议,将这一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尽快建立与民意互动的长效机制。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三问”清晰地传递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建设前行的足音——

  代表委员们期待着,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问政、问需、问计”,在交流和沟通中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互联网渐入司法领域监督视野 展现民主新境界
·人民日报评论员: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的重要载体
·藏区民众在"314"事件一年之际祈望"不再发生任何乱子"
·两会特稿:细微之处见证民主

两会聚焦“就业梦”
会上会下,代表们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就业”。
温家宝对浙江有信心
温总理给浙江加油打气,字字总关情,句句暖人心。

大会不必太“团结”
大会不能是一团和气,需要更多不同的声音。
·四川和浙江 两会兄弟团
·大学生是馒头吗?
·英特奈特飞过庙堂之高
·为什么代表委员那么敢说话?
·把更多的镜头留给基层代表们
·两会博客:明日盛会开幕
·两会里的配角儿

·王鸣:事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王鸣:议案和第一批建议已递交
·任美琴:教师工资要向公务员看齐
·王鸣:如何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
·李立新:设医患纠纷调处第三方机构
·任美琴:中小学生禁带手机进校园
·任美琴:教师工资不能低于公务员
·王鸣:学习温总理的工作报告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