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钟雪泉]: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参加新闻中心的专题采访。应我们多家媒体记者的要求,我们今天邀请到了教育部、国家汉办等有关负责同志,就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为主题来接受大家的专题采访。
现在,我把出席今天采访活动的嘉宾介绍给大家。第一位是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先生;第二位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第三位是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先生;第四位是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先生;最后是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女士。
[南方都市报记者]:最近我们发现社会上有恢复繁体字教育的呼声,最近两会上也有代表提出相关的提案和建议。请问在座的各位对此有何看法?另外请问章部长,教育部有没有对此进行过考虑?谢谢!
[纪宝成]: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有语言文字的法律,应当依法办事。简化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进步,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想我们还是按照法律办事,因为它是进步的。在孔子学院的教学中当然要使用简化字。繁体字是一种历史,现实当中,它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在书法、艺术上可以写繁体字。在某些专业研究上,比如研究中国的古代史、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研究人员确实需要懂得繁体字,而且应该精通书写。有一些专业人士是需要的。在国外,汉学家也是一样,如果研究汉文化的,他肯定要懂得繁体字。但是从象牙塔走到市场的时候,简体字要方便得多、好得多。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还应该继续推广使用简体字,依法推广使用简化字。
[朱崇实]:就这个问题我也谈点看法。厦门大学由于地缘的关系,我们和台湾的大学,和台湾的各界人士交往比较多,台湾是使用繁体字,我们大陆是使用简体字。刚刚纪校长说,简体字的推广是我们国家巨大的一个进步。我个人认为不仅巨大,可能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的进步之一。因为有了简体字,使得中国文盲的人数迅速下降;因为简体字,让人们识字、认字方便了许多。
我到了台湾以后,我就感觉到,在认字这方面,在最偏僻的农村,我们在扫盲方面的工作做的比台湾还要好。在台湾南部一些偏僻的乡村里面,我们到那边去感觉到他们那里的一些农民、一些底层的人士识字还不如大陆。我就和台湾朋友说,这是为什么?他们也想了半天,想不出来,说政府投入太少,等等。我说是不是有一个文字的问题,是不是台湾现在还是繁体字,加大了他们认字的难度。他们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因此我跟台湾朋友建议,台湾能不能也学大陆,也推简体字。他们几个校长说,这是完全可以考虑的事情。因为这样确实对社会的进步有好处,能够帮助底层的人或者是文盲、识字不多的人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因此我觉得繁体字和简体字可能最重要的是要从它是不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是不是有利于人民幸福的角度考虑问题。
[章新胜]:我想两位校长刚才都回答了,教育部得依法行政,语言文字有法,他们刚才已经回答的很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