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靖平(左)与谭力(右)亲切握手。
3月26日,绵阳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关于中共绵阳市委主要领导干部变动的决定。省委决定,吴靖平同志任中共绵阳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谭力同志不再担任中共绵阳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绵阳是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
据《绵阳日报》报道,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柯尊平代表省委充分肯定了谭力同志的工作。他说,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谭力同志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即组织成立了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沉着应对,靠前指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震救灾、抢险救人,妥善转移安置几十万受灾群众,积极组织推进灾后重建等工作,确保了绵阳整个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唐家山堰塞湖处置、永久性住房建设等多项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谭力同志本人也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这次,中央决定谭力同志交流提拔,既是对谭力同志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四川的关心,对四川干部的关心,相信谭力同志一定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多、更好的成绩,并一如既往地关心四川、关心绵阳的工作。
在干部大会上,谭力深情地说,“分别之时,更显依恋之情、难舍之意。回顾与同志们并肩战斗的日日夜夜,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许多情景历历在目,许多往事萦绕心头。在绵阳这块正在飞速变化的土地上,我和同志们一起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凝结了太深的感情。”
谭力回顾在绵阳四年多的工作时说,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同志们一道,为建设好科技城共同努力,为推动绵阳加快发展艰苦奋斗,虽然也曾经历坎坷和曲折,也曾遭遇意想不到的艰难和险阻,也曾面对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后各种情况多变多发、多重困难交互影响、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上下内外高度关注的复杂局面,但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和退却。我们承担了摆脱困境的艰巨任务,经历了破难前行的艰难岁月,经受了千难万险的严峻考验,我们走出了艰难的发展调整期,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良好开局,奠定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4年多来,我深深感到在绵工作的使命如磐、责任如山,衷心感谢各级干部的鼎力支持、团结协作,真诚感恩绵阳人民的倾情奉献、关心厚爱,由衷感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殷殷期许。
四年多的时光,对于历史的进程是长河一瞬,但对于我个人是人生征途最宝贵的经历。我欣慰地看到绵阳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这里面承载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展示的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绵阳军分区的团结协作,凝结的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鼎力支持,升华的是530多万绵阳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回首这段岁月,我和同志们一起,为了共同奋斗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的追求和心血,融入了所有的甘苦与忧乐,遭遇了意想不到的艰难和险阻,历经了刻骨铭心的坎坷和曲折,收获了宝贵的人生感悟和人间真情。
谭力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天,我在这里和同志们深情告别,和绵阳人民深情告别,和这方热土深情告别,使我更懂得了岁月留下痕迹、事业蕴含真情。我虽然离开了绵阳,但我的心已经永远留在绵阳,我和同志们工作的点滴,永远刻骨铭心,永远回味思念。我将一如既往地情系绵阳、支持绵阳,为绵阳各项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绵阳人民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谭力同志简历
谭力,男,汉族,1955年10月生,重庆人,1983年7月重庆师范学院政史系大学毕业,教授,1972年2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02——1973.08宜宾地区长宁县桃坪公社兴龙一队知青
1973.08——1979.09宜宾地区长宁县文教局、县委宣传部工作
1979.09——1983.07重庆师范学院政史系学习
1983.07——1985.06宜宾地区教育局工作
1985.06——1993.04四川省委第二党校行政学教研室主任正处级,行政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3.04——1995.09郫县县委副书记(挂职)
1995.09——1996.07郫县县委书记
1996.07——1997.01郫县县委书记、代理县长
1997.01——1997.08郫县县委书记、县长
1997.08——1997.10成都市市长助理、郫县县委书记、县长
1997.10——1998.05成都市市长助理、郫县县委书记
1998.05——1998.06成都市市长助理
1998.06——1998.10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
1998.10——2001.03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1.03——2004.01广安市委书记
2004.01——2004.12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
2004.12——绵阳市委书记
2005.08——当选绵阳市委书记
2009年3月不再担任中共绵阳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