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过了20多天,青天白日旗就从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门楼上黯然落下,“总统办公室”的台历永远定格在“4月22日”上。
新中国成立在即,新政协筹备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时,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和阅兵仪式,以壮军威、振国威,激励军民斗志,扩大国际影响,于是就有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门前的那次历史性的开国大阅兵。
自此,阅兵被作为共和国国庆庆典的一项重要内容,至今已先后举行过13次阅兵,以开国及国庆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的规模和影响最大,展现了共和国武装力量建设的新成就,激发了全国军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连续24年没有进行阅兵,直到1984年才恢复阅兵。
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首长从受阅部队的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首长的检阅。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阅兵,都是按这个“套路”进行的。
1949年开国阅兵。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身着戎装,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阅兵车检阅了排列在东长安街的受阅部队。随后,分列式开始。首先通过天安门的是年轻的人民海军方队,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1.6万人,依次由东向西行进。空军有17架飞机受阅,其中4架是携实弹飞行,创造世界阅兵史上的先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威武雄壮的阵容展现在国人面前,为新中国的开国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1950年国庆阅兵。朱德检阅完部队后,在天安门城楼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局势发表讲话,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和公安部队全体指战员和民兵,做好充分准备,为保卫国家神圣领土、领空和领海而奋斗。此次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1900匹白色军马分6路纵队通过天安门,人马相融,步调一致,令人叹为观止。阅兵后第19天,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1年国庆阅兵。走在受阅部队前面的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高级军官方队,他们无不身经百战,为共和国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走在受阅方队里,一个个意气风发,虎虎生威。民兵大队首次出现在阅兵方队中,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人人经历非凡,让人不禁联想起“民兵是胜利之本”的名言。
1952年国庆阅兵。人民公安部队首次参加受阅。受阅的民兵大队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身穿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轻武器,朝气蓬勃地通过天安门。尽管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不是汽车是摩托车,但也“名副其实”。160辆摩托车“突突”地行进在受阅的方队中,煞是威风。在阅兵部队后面压阵的是鼓乐齐鸣的军乐团,他们手拿肩扛着乐器,吹吹打打,边走边奏,还保持着整齐的队形,难度着实不小。
1953年国庆阅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首次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凯旋归来,此时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面对在异国他乡冲锋陷阵的“最可爱的人”,受阅指战员送上敬佩的目光。女民兵第一次出现在受阅方队里,头扎白毛巾,身着对襟白衬衣,手持锃亮步枪,显得英姿飒爽。第一次亮相的还有火箭炮兵方队,伴随他们的是曾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喀秋莎”火箭炮。
1954年国庆阅兵。国防部长彭德怀取代朱德担任阅兵首长,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陪同下,检阅受阅部队。受阅部队有军事学院方队,步兵学校方队,炮兵学校方队,工兵学校方队,坦克学校方队,水兵方队,航空学校方队,公安部队方队,摩托步兵团方队,骑兵方队,伞兵方队,高射炮和探照灯方队,炮兵师方队,三轮摩托车方队,航空兵梯队等,受阅部队由诸军兵种编成,反映了新中国成立5年来海军、空军和陆军特种兵的建设成就,军事院校方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骑兵受阅部队来自内蒙古草原,一半骑手是功臣模范。他们共编成6个方队,每个方队都是毛色相同的军马,侧看一条线,队形整齐划一。这是骑兵部队最后一次受阅,而伞兵部队则是首次亮相。这也是武器装备“新面孔”最多的一次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