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回到演播室,李教授,刚才您听了石院长对于您的这种信息化的回应之后,您怎么看他这种想法?
李玲:
我觉得我也很认同他的看法,因为他们那个医院其实就是在创造一种中国模式的医院。第一,它靠规模化,它实际上是全世界最大的医院,薄利多销,所以它能维持运转,他们其实政府的投入更少,就是说它现在运转的非常好,而且发展的非常快。所以就是您刚才说的,其实比如它是占30%的药费,老百姓现在非常担心的就是我把服务费升了以后会不会还是看病贵,药去掉了,服务费又上去了,但是我觉得比如像他的这个例子,政府如果能给它拨20%,那个10%从服务费,就是门诊,还有些服务其他护理费的增加,总的没有变化。
主持人:
还有一个,石院长说,他希望政府把人员的工资还有福利能够出了。
李玲:
所以我觉得政府的投入最应该是人员,因为调动积极性,我觉得这个人最大,人的宝藏。
医师多点执业,尚需配套机制跟进
主持人:
说到人的积极性,我们不妨再关注一点,这次新医改方案中有一个说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要鼓励地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换句话说就是鼓励医生去走穴,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李玲:
我觉得可能走穴只是一个方面,我觉得很多外科医生,他不见得还有一个大手术10几小时以后,还有精力再去做一台手术,我觉得可能他是更多地给医生的自由,自主的选择权利,但是可能这个实施的时候,因为它是试点,可能需要一些配套的政策的完善,因为我们国家从医生的培养机制,到他后面变成一个单位人的机制,跟国外是有很大差别的,举个例子就是国外培养一个医生,它完全是自己的,我们其实基本上是国家在付的,比如美国,一个医生,他的学费可能就是50万美元,我们在北大医学院的学费是很便宜的,相对来说。
那么同时,他进了这个单位以后,其实所有的医疗风险是单位在承担的。美国一个外科医生他一年可能得花20万美金买医疗诉讼的保险,所以他的风险完全是个人承担,所以他多点行医以后,风险他自己承担,我们可能现在都没有这些配套的机制,也就是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怎么能使我们的机制和体制更加完善。
主持人:
您是作为研究者,您深谙里面这一切,但是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如果我作为患者来说,我家边上有一个社区医院,我们不去社区医院,是因为没有好大夫,但如果说注册医生能够出来,到这个社区医院来给我们看病的话,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而且你看又可以增加医生收入,又可以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还可以解决我们患者非常实际的需要,有什么不好呢?
李玲:
就要我刚才说的,当然对一般的内科医生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但是对于外科医生它就会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这个可能就是对我们现在整个医院的管理体制可能都是一个挑战。
主持人:
接下来说到职业注册医生的这种多点执业的问题,我们不妨再连线石院长。石院长,刚才我们在说到医生出去走穴,我们不妨这么比喻,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您希望您医院里面的医生到其他医院,比如说社区医院给更多的病人看病吗?
石应康:
应该说这个需要研究和探索。我也是一位医生,我觉得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多点执业可以增加收入,关键是这个收入,如果这个动力仅仅是收入的话,那么这个收入是谁来付费,那一定是在我的单位里面付给我的时间的工作的报酬和我出去做外面的报酬诱惑力更大,收入更高,如果这个付费是老百姓来付费的话,可能就存在一个问题了,因为这次医改应该是消除医患对立,促进社会和谐,如果老百姓因为多点执业要多付出一部分费用的话,那可能就跟宗旨有所违背,而且管理上也比较困难。所以我觉得应该是研究和探索。
主持人:
我想再说到您个人的角色,因为我们知道,像这种大型的公立医院的院长,往往他一身要担当多个职务,比如说他要管理,他本身就是一位医生,就像您一样,在众多的角色里面,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后,您觉得会把哪个职责从您身上卸掉?
石应康:
我觉得从公益和社会的角度来说,我会把医生和专家的角色卸掉,一心一意做好医院的管理。
主持人:
您觉得这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石应康:
肯定,如果我管理做好了,我可以给我医院的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条件。
主持人:
那这是否会更加强调您去经营这个医院的角色?
石应康:
应该说医院确实也存在着怎么样运营管理的问题,可能节支对医院来说更重要。
主持人:
石院长,我有一个对您的问题,刚才我们在演播室说,即便政府全额投入,可能公立医院都会有逐利的这种动力。作为全国最大的公立医院的院长,您心里有没有,当然不是您了,您代表这个医院,有没有逐利的这个动力?
石应康:
应该说我们想的是怎么样让医务人员能够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然后有了这种更高的劳动生产力,我们提供的服务的成本会下降,给老百姓提供的服务能够更好,而且创造的机制是劳动生产力很高,我觉得经营管理可能最主要是在这个方面。
主持人:
好的,谢谢石院长。
政府投入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
主持人:
李教授,刚才听完石院长的介绍,我们就在想,还是这个问题,如果公立医院能够做到公益性始终摆在它的行医的首位的话,我们应当给它什么样的保障?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它们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像您刚才所说的那样,让所有的医生,让所有的护士,包括院长,都不想利的问题,就想到人民群众,怎么能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最好的保障?
李玲:
他们不要想利的问题,国家应该替他们想他们的待遇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给我们的公立医院的院长他履行他的管理职能,应当给他适当的报酬,比如像石院长这样,他把一个这么大型的医院管理得如此的好,控制成本,那么他应该得到与他的付出相对称的回报,那么这就可以调动他的积极性。同样我们的医生也是的,我们应该鼓励那些医生如何提高医疗技术,用最低的成本为老百姓保障健康,这个是应该国家层次上如何考虑来给他们相应的回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医院真正变成一个控制成本,如何改善它的效率,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刚才石院长讲的,这样既能控制了成本,又能给老百姓带来利益。
主持人:
我们来看一个图表,这是您给我们提供的图表,就是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仅占到17%左右。
李玲:
应该这个是2005年,这两年变化非常大,2008年已经到20%了。
主持人:
那到了20%的时候,作为学者,您觉得这个够不够?
李玲:
当然不够,现在医改刚刚开始,这两年政府的,大家可以看一看,2000年的时候掉到了15%,这两年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今年大概又是38%的增长,所个这个是在增长。医改我想未来政府的这条线一直会升上去,因为我们现在相当于是个人大头,政府是小头,未来应该这两条线换一换,应该政府对总体的医疗费用可能大概要到50%,个人在20%左右。
主持人:
再看一个图,这是卫生费用占到整个GDP盘子里面的比重,这是2003年的。
李玲:
对,这个是我们经济调查之前的,所以现在其实没有这么高,因为我们不是一下查出了一个18.6的GDP,就是服务业的吗?所以我们现在大概在不到5%,就是我们占的比重,比这个还低一些。
主持人:
这个比重应当占到多少是合理的?
李玲:
这个我们一定要控制,中国现在一方面是资源不足,另外一方面我们其实是用的没有效率,有很多浪费。
其实你看台湾和香港地区,他们大概都在5%的GDP,它是一个全民覆盖,我们现在近5%,我们的覆盖面是非常低的,所以我觉得总费用一定要控制,而控制总费用的主力是公立医院,因为他们是直接在这个提供服务的一线的,所以总费用我个人认为不要超过6%,因为总体的医疗费用上是社会成本。像美国现在用到了17%,它其实是对它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奥巴马上台他首要的任务也是在改它的医疗体制。
主持人:
开源节流。
李玲:
对。
主持人:
今天我们主要的话题就在关注公立医院怎么改革,因为公立医院是保证公益性的医药卫生体制的一个最核心的东西,那么除了要做到全民医保的话,恐怕只有公立医院的参与也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民间资本、民营资本的参与,这个问题,这一块应当怎么去解决?
李玲:
这次医改方案,鼓励民间资本经营非盈利性的医院,非盈利性的医院其实它很大程度上也是体现公益性的。
主持人:
说到这儿,我有一个本能的问题,连公立医院它都有一种本能的去逐利,那要如果民营资本进来的话,它不就更要追利了吗?
李玲:
其实根据国外的经验,就是你监管的力度,比如美国,其实它85%的医院都是非盈利性的医院,但是政府对它每一笔账都是查得非常清楚的,比如非盈利性医院它是不允许分红的,也就是说它是可以盈利的,就是它的利润是不能分红的,它只能在滚动经营,因为非盈利是一个社会福利。
主持人:
那怎么报答它呢?
李玲:
没有报答,做非盈利性就是社会公益事业,你就是成就了一个事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你看做非营利性的都是有钱的人,他钱多了以后是做慈善事业,比如王永庆,他的长庚医院就是非盈利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