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组织部、省机构编制办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规范地方政府助理和副秘书长配备,要求全省市、县、乡三级政府一律不准配备助理,市级政府副秘书长的配备不得超过同级政府副职职数限额,县级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配备严格控制在规定职数范围内。(4月8日《人民日报》)
当家要知柴米贵,尤其在金融危机下,各级政府更应责无旁贷带头过紧日子。当前,许多省市已承诺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境)经费等支出要实行零增长(即“四个零增长”)。但说与做是两回事,如何实现“四个零增长”乃至“负增长”,政府就必须处处“斤斤计较”,事事精打细算,不能对养闲人、多养人无动于衷。
规范助理、副秘书长配备,此外还有利于政府机构“瘦身”。精简机构人员进行了许多年,但当前有的地方似乎越减越肥。助理原本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确因工作需要配备个别人员,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当前一些助理职位竟成了一种领导赏赐,一种领导待遇。据报道,在有一个人口仅300余万的城市,市政府竟配备9个副市长和20个副秘书长。至于机构人员的人浮于事,更是许多政府见怪不怪的家常便饭。如再不减肥,政府行政效率如何提高?
在国务院今年召开的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总理明确指出,政府要带头勤俭节约,确保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今年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要在去年基础上消减10%,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降低15%,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显然,多设一个助理,政府财政就多一点开支。至于因岗位过多导致部门之间扯皮推诿,更于打造服务型、节约型政府无益。
贵州规范地方政府助理等岗位配备,对于全国其他省市是一个启示。我们也希望更多省市行动起来,严格规范助理等岗位人员配置,切实提高政府效率,更好服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