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4月11日电 从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建成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49处,总面积9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4%,使甘肃省90%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的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蒙古三大高原交会地带,生态类型繁多,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400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46种,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甘肃省投入7亿元资金,现已建成森林生态、野生动物、湿地、荒漠等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49处,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通过建立和建设自然保护区,甘肃省重要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水源发源地、国家重点保护生物物种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发展。
其中,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玛曲县黄河首曲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不但是黄河的重要水源地,为黄河补给了45%的水量,同时也是一些珍贵候鸟的栖息地。
另外,在甘肃省中部的兴隆山、连城、铁木山等7个自然保护区群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以及西部的河西连古城、祁连山、西湖等11个自然保护区链条构成的绿色保护带,对中部和西部的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沙尘暴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