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女生求职——希望有缘做您的专职太太,要求对方40岁以下,本市户口,有自己的事业……”日前,济南某小区附近一则“应聘启事”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该女大学生以此特殊方式公开征婚,并且对于打电话咨询者开口就问年收入有多少。(4月13日《济南时报》)
人各有志。女大学生倘若“立志”做名专职太太,我看也未必可以与不学无术、贪图安逸划上等号。事实上,媒体早有报道,国外相关法律明确支持专职太太向自己丈夫索要工资,因为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本身就是一项社会需要的正当职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愿做专职太太的女大学生开口就问咨询者年收入多少,恰恰也是一种满足必要的“知情”权力,旁人犯不着过于数落她的“势利重财”。
不过,既为“职业”,就得体现最最基本的“从业准备”和“敬业意识”。比方说,候聘的“专职太太”,到底拥有多少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至少也得让人家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行。总不能说,你连饭都不会煮、菜都不会烧、衣都不会熨,只是打算纯粹地“嫁”出一个人,就能大言不惭地以“专职太太”自居了。
之所以特别提及专职太太的“命名资格”,是因为当前眼下,确有不少愿做专职太太的女大学生,抱的根本就是一种“临时制造”的念头。且听济南这名大四女生的说法,“现在要找份称心的工作太难了,不如找个好老公实在,趁着年轻,把找对象的事儿确定下来,免得以后麻烦。”可见,临时抱佛脚的“专职太太”,的确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包括临近毕业女大学生的想法。然而,在做个“淑女”也得进“淑女班”强化训练一番的今天,“专职太太临时造”能“造”出多高的“合格率”和“正品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当然不该把做个“专职太太”的理想看得太低等,但实话实说,对某些“临时意识”、“过渡盘算”较强烈的女大学生来说,同样也不宜将当个“专职太太”想得太容易。“专职太太”是一种配合默契的从长计议,更是一种舍得付出的专心致志。如果只是拿“专职太太”当作一种利己的跳板和算计,一来恐怕很快会露出破绽、让人识穿,二来也未必不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得不偿失空悲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