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学院张涛:关键在于大学排行榜由谁来排
客观地说,大学排行榜可以为学生选择就读学校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有关部门就有关领域问题寻求权威解答提供参照。但这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大学排行榜基础上的。
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学排行榜由谁来排?这是决定大学排行榜科学、合理与否的前提,也是如今的大学排行榜之所以受到种种责难的根源。如果单由政府部门排行,势必会使大学排行榜带有某种“官味”色彩;如果单由一些“个体”性质的部门来排,势必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以“赞助”等名义“讨扰”高校,如目前一些高校校长所揭露的那样。结合我国大学排行榜大多针对公立高校的现实,由“半官半农”性质的或者学术和行政地位均具权威性的机构来实施更为合适。如果真能实现,那么其他的各色排行榜则存在价值不大,甚至根本没必要存在。
湖北大学黄伟:每所大学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大学排行榜对比各个大学的信息,为考生和家长了解和选择高校找到了一条捷径,为政府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及作出资源配置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各高校发现竞争对手、制订赶超计划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排行榜有其存在的必要。
但出现“潜规则”后,大学排行榜公信力大打折扣。部分高校希望借排行榜来获得各种资源,比如生源、社会影响力、科研资金、课题分配,甚至是国家对高校的财政补贴,于是甘心被“潜规则”。笔者认为,遵从“潜规则”或迷信大学排行榜,高校最终将成为一场商业游戏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这也折射出高校发展的急功近利。
笔者认为,在短时间内无法保证所有大学排行榜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各高校应做到心中有数,顶住短期的排名压力,依据相关评价指标,对照兄弟高校和竞争对手,自己排行,盘点“家底”。如此一来,每个高校能了解到自己的真实信息,寻找差距,谋求发展。面对大学排行榜,高校不便于直接打假,该做的是回归教育本质,好好地作学术、作科研。花钱买排名,眼前风光,害了长远发展!
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邓刚:排行榜能促使高校积极求变
大学排行榜的确是一个惹人争议的话题,这里面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排行榜的排名和社会公众认可度不等同。凡是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此种感触,京沪地区的大学要比其他城市同类大学难考,其录取分数线一般都远远高出其他城市同等层次的大学录取分数线。这就导致了大学排行榜的排名和社会公众认可度不等同在指导考生择校时的尴尬差异。二是大学排行榜所参照标准的科学性不足。大学排行榜大多以高校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忽略了学校所处经济区域的划属,轻视经济实力对教育的强大哺乳支持作用。另外,有的高校因为办学的规模小或者坚持走特色办学道路,无法跻身于大学排行榜的前列。
大学排行榜虽有其不足之处,但它显然有存在的必要。大学排行榜通常是一年度评定一次,它把我国高校办学成果向社会公开,并将其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能力放到社会公众的视野中接受监督、评审,大学排行榜不仅不会污染“学术空气”,相反,它还能增强“学术空气”的透明度,有助于克服高校办学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弊病。大学排行榜是促使我国高校积极求变、寻求发展空间的土壤。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办何应林:对大学排行榜应规范其发展
大学排行榜顺应了我国社会“数字化”管理的趋势,而且给人以科学、客观、公正的印象,所以市场广阔。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大学排行榜在发展过程中“走了形”、“变了味”,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甚至对其存在意义的质疑。笔者对大学排行榜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十分担忧,但我认为对其进行“规范”优于“废止”。
大学排行榜不但可以激发大学之间的竞争,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活力,而且可以为社会公众认识大学提供一个依据,所以其存在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当大学排行榜的发展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应简单地“废止”,而应“治病救人”,规范其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大学排行榜的规范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建立规范大学排行榜发布机构资格的制度,并为发布机构建立信誉档案;二是要求大学排行榜发布机构公布评价标准、信息来源、评价人员及程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专业而详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