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新疆广汇所有小区接到上级通知,禁止新疆都市消费晨报进入小区,还要求拆除报箱。”正常的投递无法进行,新疆都市消费晨报的零售也遭阻挠。汇嘉园小区门口的报刊亭被通知禁止新疆都市消费晨报上架,“看到新疆都市消费晨报,保安就会收走。”报刊亭老板告诉记者。(4月20日《新浪网》)
如果说此前一些资本偷偷摸摸收购有监督报道的报纸,尚存畏葸之心的话,那么此次直接封杀报纸,则属明火执仗、肆无忌惮了。正如学者贺卫方所说:“这种动辄堵截上万份报纸的事件,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资本封杀报纸,昭示了多重危险。首先,昭示了傲慢的资本已经不惮于践踏法律。从法理上说,作为订户的小区业主和报社之间,建立了合法的合同关系,任何第三方都无权干涉和阻挠双方合同的履行;而且,物业公司是为业主服务的,岂能“谮权”,不经业主同意强行将报纸封杀。
其次,昭示了一些资本已经把魔手伸向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封杀报纸,那些订阅报纸的用户即无法及时阅读,甚至不能阅读,这就伤害了公民的知情权、阅读权。
再次,这是对新闻监督的赤裸裸报复,是对舆论监督和新闻监督的破坏。广汇之所以封杀报纸,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报道称,4月3日,都市消费晨报刊登了一篇舆论监督报道———新疆广汇集团工地上百人围住当地居民房屋,其中近十人冲进居民家中,将人打伤。显然有此龃龉,广汇才恼羞成怒,怀恨在心,怒而报复。其实,即便都市消费晨报的监督有瑕疵,广汇也无权封杀报纸,因为报社有新闻监督权,这是法律赋予报社的权利和职责。广汇采取恶劣的报复方式对待新闻监督,无疑就是践踏法律,破坏报社的新闻监督权。
“一家民营企业怎么能有‘封杀、堵截’一张报纸的权利?”这是一名学者的疑惑。凡是对新疆广汇稍作了解的人都知道,该企业资本雄厚,是富豪榜上的常客,因此聚集了强悍的资本力量,正因为如此,才能做出封杀报纸这种让人感到惊悚的事情。由此便牵扯出一个沉重的现实,当一些资本足够强大时,他们屡屡挑战新闻监督该怎么办?
日前,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这里无疑说的是政府部门,其实对那些资本来说,何尝不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勇气,就不要干违法的勾当;如果不仅不接受监督,反而封杀监督,则无疑与法律为敌。
200多年前,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说:“假如让我决定我们应该有一个无报纸的政府,还是有一个无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踌躇地表示欢迎后者。”其捍卫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的决心可见一斑。借用这句话,我们宁愿要一个无物业公司的报纸,也不能要无报纸的物业。非独那些违法的物业不要,那些违法的企业也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