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一直是个老大难。难就难在,被执行人瞒天过海,隐匿财产,或者就和执行机关玩人间蒸发。这是一个让各地法院非常头痛的问题。案子判了,却执行不下去,这公正就被悬置和打折了。对于这样玩人间蒸发的老赖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有,那就是用人肉搜索来对付。(新闻详见今日本报A15版)
人肉搜索的功能,上过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它自然具有两面性,人肉搜索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如果用来做善事,则其功能是很惊人的。
因为网络资源是无限的,网民们的能量也非常大,一旦把网民的积极性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去,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用人肉搜索对付玩人间蒸发的老赖,就是一例。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成本低,效率高,提高执行率;二是给老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有效的威慑;三也可以激励网民们的监督热情。
当然,人肉搜索也可能失控,对被搜索的老赖的隐私权在内的权益造成可能的伤害,但相比不能执行、拒不接受执行的结果来说,这种违法的后果,给社会造成的实际不公,其危害性要远远大于对当事人可能造成的隐私权的伤害。更何况,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引导、调控来减少这种可能的隐私权伤害。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能够正确利用群众的智慧和资源,往往能够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肉搜索”的能量———实际上就是群众监督的能量,还有很大的潜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