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绵阳4月26日电(记者刘铮、肖春飞、李来房)“灰色记忆,我们必须忘记;彩色空间,还有待我们继续。”在北川中学教学区美好家园壁画创作宣传画上,一位高一(十九)班的同学这样留言。
新华社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市郊长虹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这所在“5·12”地震中伤亡惨痛、以不屈精神闻名的中学,在地震周年来临之际,从校长到学生,痛楚往事已不再多谈,美好前景天天期待。
“不想再多谈地震,也不想谈困难,我们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上。”北川中学常务副校长刘亚春对记者说,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本分,现在要抓紧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校的管理水平,“要做出相当的成绩,才能对得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为提高教学质量,刘亚春打算让老师去高校参加培训。学校已经送了8名教师去香港交流。来自国家级示范学校的37名优秀教师已经抽调过来教课。学校还有意招聘一批高素质的教师。
操场上,高一(二)班的邓茜在上体育课,和同学一起打乒乓球。“要学会忘记一些痛苦,也要记住这次灾难。人都是在经历磨难中成长。”
从地震瓦砾中爬出来的邓茜说:“能幸运活下来,就更应该把握住现在的每刻每分,努力学习、开心生活,对得起自己和周围关爱我们的人。”
虽然地震已过去近一年,虽然学校操场上满是欢声笑语,但地震的阴影其实依然潜藏在学生心间。
高三(三)班的杨道桂告诉记者,直到这学期开学还常做恶梦。以前可以一学期都非常专心、刻苦,但现在努力了四五天就松懈下来了,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学校里有心理咨询志愿者长期做工作,但心理的平复是个漫长过程。
在杨道桂住的板房宿舍,记者看到了轮椅。12人的宿舍,有3位肢体残疾的同学。宿舍门上“卧龙屋”的名字非常抢眼。这学期开学,学校让每个学生宿舍自己命名并张贴。记者还看到了“奋斗阁”“君志四方”“诸葛屋”等。
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的杨道桂和记者聊完后,匆匆赶去参加英语“诊断考试”。他希望能够考上本科学校,最好是外省的,这样可以“出去见见世面”。
音乐、舞蹈成为北川中学学生们试图忘记地震痛楚的方式,也拓宽了学生们未来的出路。
去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志愿者带来15把吉他,北川中学成立由15名成员组成的轮椅吉他队。晏鹏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地震中为救同学而失去右腿。“弹唱吉他,心里会好受些,也感到开心和快乐。”他说。
试图忘记地震中的痛楚,并不意味着要舍弃地震中的不屈精神。相反,地震的苦难历练出学生们的坚强意志。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大三学生苑方兴在这里教高二音乐班,这个班将来准备参加艺术高考。“他们特别刻苦、特别用功,早上六点就起来上‘视唱练耳’课,下午下课后过来练琴,练得很晚赶都赶不走。有些学生刚练琴时手指不灵,急得恨不得把手指掰断。”
美好的未来值得憧憬。今年5月12日,由中国侨联援建的新北川中学将开工,明年9月1日投入使用。新北川中学将成为继北京奥运“水立方”后,全世界华人华侨联手建设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为此,中国侨联已募集近两亿元人民币。
“虽然我用不上新校园了,但还是希望能有更坚固的学校,更好的实验室,更宽敞的教室,更棒的运动场。”
杨道桂说。
“明天,是一个梦想,是一个羊角花盛开的温馨校园。”刘亚春在学校《羊角花》文学报的创刊号上写道。
离开北川中学时,回望这所占地面积巨大的板房中学,“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红底白字标语,在蓝天白云下显得那样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