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低保户朱某因病住院,所在社区领导前来看望,承诺帮助报销部分医疗费。低保户听后非常激动,因血压升高导致主动脉破裂而死亡(5月5日《扬子晚报》)。
这则类似“范进中举”的现代寓言,给我们带来的关于弱势者生存现状的思考很沉重。
无论是哪种原因,朱某“高兴死”的悲剧,都让人产生这样一种设想——假如一位在国家单位上班的心脏病患者每次进医院都能报销,这一次领导来慰问他,并给他承诺,他会像朱某那样激动吗?我想不会,因为环境能决定人的价值观。
社会发展造成的阶层分化,谁都无法完全避免。底层民众缺乏社会保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他们本是容易满足的,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社会保障网络逐渐从高处走向底层,从城市走向农村,他们反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原来人还有这种的福利,喜出望外之余不免诚惶诚恐,甚至感恩戴德。
底层者的幸福是如此容易满足,哪怕是权力者的一句承诺。权力更有用,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上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有领导来关心慰问,为弱势者的生活问题操一下心,即使是作秀,也是令人感激流涕,甚至诚惶诚恐、感恩戴德。
在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中,让制度更好地保障人的生存,权力更好地为民生服务,这不是恩赐,而是每个人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应得的基本权利。显然,要让“低保户激动猝死”之类的悲剧不再重演,在推进社会保障以及各种民生制度建设上,我们仍须不遗余力。只有这样,底层的生命才不再脆弱,潜移默化中,权利意识才能变成一种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