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 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让人担忧的问题是什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目标能否实现?中央财政预算收入指标能否完成?财政赤字安排9500亿元算不算高?人大如何监督4万亿元政府公共投资?针对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最大难题: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
高强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严重冲击,最突出的表现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进出口贸易受阻,大多数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面临很大困难。二是国内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下集中反映出来,主要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依存度过高;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一些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中央作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抓改革、重民生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高强表示,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最大的难题是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也就是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从近期看,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刺激经济复苏,确保就业和社会稳定;从长远看,又必须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确实给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空前的挑战。我们经常讲要“化危为机”,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眼前的问题,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这一关渡不过去,就谈不上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立足长远,下决心淘汰一些落后的、过剩的产能,加快新型产业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关于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矛盾,高强表示,担心压缩过剩产能会影响当前增长,是不必要的。因为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落后过剩产能即使不压缩,也不能发挥效益。保增长不是单纯地保速度,而是实现与效益的统一,做到又好又快。
对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有信心
“对于实现今年我国GDP增长8%的目标,我有信心。”高强表示,去年的GDP增长是前高后低,今年可能是前低后高,GDP增长8%的目标能够实现。
高强指出,问题在于保增长不能只看GDP的增长,而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基础上的增长,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把解决当前困难与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这个结合,是我们必须努力并能够做到的。
财政形势:相当严峻
高强说,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8.3%,与预算安排增长8%的要求相差很远,财政形势相当严峻,特别是中央收入下降、税收收入下降和主体税种下降。今后几个月各级财政既要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经济逐步回升,又要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完成全年收入预算,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人大监督重点:4万亿元政府公共投资实施情况
今明两年的4万亿元政府投资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
高强表示,落实中央确定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方针,人大和政府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加强对今明两年4万亿元政府公共投资、特别是中央财政1.18万亿元公共投资实施情况的监督,是当前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把这项工作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计划,有利于推动各级政府正确把握投资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工程进度、尽早发挥效益、加强投资监管、防止损失浪费。
高强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国务院的报告之前,还将组织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选择部分重点投资领域,对项目安排、投资方向、资金下达、地方配套、项目进度和投资效益等,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4万亿元公共投资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扩大就业:第一、三产业吸纳空间巨大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国出口产品订单大量减少,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在客观上也为我们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倒逼机制,迫使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淘汰某些能耗高、污染大、落后过剩的产能,加速研发新能源和新设备,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应对当前严重困难时,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必须从解决当前困难入手,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们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但扩大就业不能靠保护落后过剩的工业产能来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着巨大的吸纳就业的空间。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管理者和劳动者,这正是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缩小城乡差距的良好机遇。服务业的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基层技术人才。关键是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和拓展农村和基层就业渠道,制定一系列鼓励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广大求职者也应转变择业观念,乐于到农村、到基层创业,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金融政策: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高强表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必须与加强监管和实体经济需要相适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政策运用得当,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带来灾难性后果。
高强说,在应对当前的经济困难中,中央决定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增强银行放贷能力,合理增加信贷投放,保障流动性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在贯彻落实中,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正确把握投入方向。
他强调,对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如“三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扩大消费、民生工程、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生产能力项目以及能够容纳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最终消费需求的项目等,应加大金融支持。对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复建设项目,工艺落后、产能过剩项目以及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则应严格控制。
他同时指出,在中央确定的4万亿元公共投资规模之外,对地方政府自行确定由财政担保的公共投资项目,应严格审核项目可行性和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注重金融的安全性,以免留下隐患。在积极发挥信贷调控作用的同时,特别要加强金融监管,使金融监管能力与增加信贷投放相适应,防范信贷投放过快、论证不周和决策不当带来的金融风险。
巨额赤字:是应急措施,不常态化
2009年我国在预算中安排了高达9500亿元的全国财政赤字。对此高强表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国家预算财政赤字安排9500亿元,从绝对值来讲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但从赤字数额占GDP的比重来看,约占2.8%,并不是最高的。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困难,通过扩大财政赤字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公共投资和改善民生工程,拉动经济增长是完全必要的。财政赤字通过增发政府债券来弥补,不需要增发货币,一般也不会对经济安全造成太大威胁,这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
高强同时表示,财政安排巨额赤字是一项应急的措施,不能常态化。因为长期财政赤字数额过大,居高不下,将导致政府债务持续增加,也会影响居民对政府的信心,影响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我们还是坚持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