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苏州5月15日讯(记者廖小清 通讯员 李培果 张婷)生活、工作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人都很放心,有什么事都可以交给一个公共的“保姆”去做,而且这个“保姆”还是新加坡请来的。
1994年5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合作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从建园起,苏州工业园区就致力于结合国情,借鉴新加坡的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经验,较早地开始了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成立了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代表管委会统一对外办理国内外企业的批准设立、开工投产、生产运行等方面的许可登记备案业务,并实施相关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指导服务职能。由于她的职能所在,当地人们都称之为园区的“保姆”。
“一站式服务中心”1994年成立投入运行时,管委会只设立了4个亲商服务窗口:经贸、规划、人力资源和投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0年,管委会又专门开设了一站式服务大厅,要求各局办将审批业务前移,强化窗口服务。2002年9月,在总结回顾和进一步学习新加坡公共行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独立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代表管委会全权行使行政审批职能,其审批范围涵盖了经济贸易、规划建设、社会事业、财政税务和外事等管委会下属各局办的行政许可事项。
目前,新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按照“因事设岗、因岗定人、效率优先、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强了内部机构的设置、磨和与协调,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各局的“充分授权”,大小事项都交由“一站式服务中心”直接全权办理。
在此基础上,“一站式服务中心”将授权事项进行简化、合并,缩短承诺时间,加强信息管理,实现网上报批,有效整合了原本分属各局的审批业务和办事流程,授权前的22个许可事项、64个备案事项缩减为现在的8项和28项。中心的业务30%现场即办,60%在1-2个工作日内办结,只有10%左右的业务需要3-5个工作日,其中最长不超过7个工作日。过去“收发室”似的“一站式办公”,从此变成了真正的审批、服务中心。
为让“亲商”政策工作更到位,中心不断创新手段,延伸“一站式”服务内涵。立体化的咨询服务体系,让企业能够全方位获知政策法规、办事信息、操作流程;加工贸易手册电子审批的应用,使中心成为商务部在全国的第一个试点单位;免表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发,使区内进出口企业全面实现网络新干线;授权业务全部实施网络报批,也意味着中心的审批业务已全面驶上信息化高速,真正做到了百分百上网。接下来,信息化建设将加大力度、加贸联网平台的加快调研、网上证照中心的可行性考察,都将进一步完善部门共享的数据平台,并提升网上审批的保密和质量等工作。
对园区的投资者来说,一站式服务让政府由原来的管理者变身为服务者,成为一个精简、统一、高效、管理法制化且政企分离的服务型政府,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园区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这正是“亲商”政策的魅力所在,是留住投资者的一大法宝。在未来,园区还将加大对CIA认证利用的力度,更好的保障网上审批的信息安全。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年业务量约为10到12万件。其中,70%以上的业务量都是在网上报批或者直接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