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围绕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创造以人为本的“四川速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党旗,在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更加鲜红夺目。
乡镇党委——
凝聚力量 科学指挥
以宣传动员凝聚人心、以心理援助重树信心、以物资帮助鼓舞斗志,灾区乡镇党委成为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坚强指挥部。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灾区,乡镇党委迅速带领群众积极投身灾后恢复重建,不等不靠,全力推进住房重建和产业重建。
广元市朝天区宣河乡党委在国家灾后重建政策还未出台前,率先喊响“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口号并付诸实际行动。在大地震中,安县高川乡泉水村很大一部分耕地被毁损,近百户群众无处建房,乡党委通过多方协调,调配出48亩国有土地用作村民集中安置点建设,让受灾群众有了安身之所。
帮助广大受灾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关系到灾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平武县南坝镇党委千方百计想措施、谋办法、搭平台,充分利用河北企业援建资金,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和贴息,鼓励企业恢复重建。目前,这个镇工业集中区的锰业集团、金平矿业等9家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已基本恢复震前水平。
村(社区)党组织——
挺起脊梁 抓好重建
灾区各村(社区)党支部立足本地实际,强化组织、发动引领功能,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机遇,积极主动地参加四川省开展的“万村党建富民、建设美好家园”活动,全力抓好基础设施重建、农房重建、产业重建和精神家园重建。
北川县擂鼓镇茨沟村党支部,实行“统一用机械拆除危房、统一用车辆清除废墟、统一开挖宅基、统一安装水电、统一选购建材和补贴建材必需品运费”的“五统一”加速农房重建,今年11月底,全体村民可搬进新居。
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右手残疾的村民石光武和先天聋哑的妻子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建起了住房,办起了小卖部。
安县黄土镇方碑村党支部探索出一条崭新的筹资模式,由村、社、户联合担保,通过村党支部的联系,城市家庭向受灾建房户无息借款1万-2万元,受灾户建好房后,在3—5年内还清借款。目前,这个村85%以上的建房户联合签订了借款协议书。
广大干部——
保持斗志 奋战一线
地震中,灾区很多干部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他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创伤,始终不忘肩负的责任,坚定地站在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
汶川县开展以“下访服务、公仆尽责”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联系农户活动,县级领导干部包户30户,科级领导干部包户20户,做到“包重建、包致富、包稳定、包安全”。为了联系建房用砖,广元市朝天区宣河乡10多名干部昼夜兼程,到广元、陕西、重庆等地奔波,赢得群众的口碑。三台县古井镇桂花坝村猴儿山在地震中山体滑坡,几十户农房受到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镇党委书记向斌三番五次深入123户群众家中,动员其撤离到地势宽阔的地方集中建房。
青川县凉水镇友谊村新房社社长尚克合,为鼓励老百姓从世代居住的高山上搬下来,第一个在公路旁建房。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陆续搬下了山,而他的重建房却因为无暇料理,成了“半拉子”工程。
共产党员——
人人争先 再写辉煌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哪里工作任务最繁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灾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给群众看、组织群众干、帮着群众干”,有力推进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步伐。
旺苍县在党员中开展“灾后重建、党员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加快推进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平武县响岩镇青山村修建通村公路时,普通党员张发林天天到施工现场值守协调,并卖掉自己的面包车垫付了8万多元的缺口资金,保证了5公里通村公路的及时贯通。
安县黄土镇盐井村9组组长、党员服务队队员郭兴中出动自家拖拉机数十次,义务为村民运送砖、水泥、钢筋。理县2900多名共产党员“亮明身份”战斗在农房重建、产业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线,采取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的互助模式推进农房重建任务。绵阳市游仙区的流动党员心系家乡重建,通过各种渠道寄回资金物资近200万元,有效缓解了受灾群众的资金压力和生活困难。
青山作证,百姓作证,四川灾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灾后恢复重建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